【防艾宣传】过节不忘保护,这份防艾“安全攻略”请收好!

【来源:微言平果】

—01—

打破常见谣言,安心过节

针对“蚊子会传染HIV病毒”的传言,专家明确指出这是错误的。同样,献血也不会感染HIV,因为我国公立采血机构使用的采血器具均为一次性无菌产品,用后即按规定销毁。

—02—

国庆社交场景防护指南

1

聚会娱乐场合

国庆期间,各类聚会增多。请记住:

远离毒品:毒品是打开艾滋病传播大门的罪恶钥匙。吸毒者常常共用针具注射毒品,此外,毒品还会侵蚀人的大脑和意志,让人在混乱的社交和性行为中,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饮酒适量:过量饮酒会降低风险意识,可能导致无保护性行为。

2

个人生活防护

个人用品专人专用:牙刷、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等可能刺破皮肤的个人用品,需专人专用。

避免不安全的创伤性服务:不要去消毒不严格的小店拔牙、纹身、穿耳洞,未消毒器械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病毒。

3

亲密关系防护

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是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的“防艾金钟罩”。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性行为,都应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

暴露后服用阻断药:如果不幸发生高危行为,暴露后尽早服用防艾阻断药可以有效预防感染,越早效果越好。

—03—

趣味防艾知识测试

来看看你的“危险感知段位”有多高?

●共用剃须刀——危险还是安全?

●被猫抓伤——会感染HIV吗?

●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

●共用针具吸毒——风险有多大?

答案揭晓: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等是高危行为,而蚊虫叮咬、礼节性亲吻、共用公共厕所等则不会传播HIV。数据显示,性传播占HIV传播的98%以上。

—04—

重要常识:感染HIV不等于患上艾滋病

很多人误以为感染HIV就等于染上艾滋病,但事实并非如此。感染HIV后到发病之间可能有长达10余年的潜伏期。

在此期间,病毒仍在活动,但通过早检测+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病情稳定者可以正常生活、工作,甚至“跳广场舞、遛弯、打太极…精彩人生一样不少!”

—05—

假如身边有感染者,国庆如何相处?

国庆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如果我们身边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该如何相处?

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就好。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偏见与歧视比病毒更可怕,它会让感染者不敢暴露身份,甚至放弃治疗。只有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善意接纳他们,才能共同搭建起温暖的“防护网”。

防艾不是冒险,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温柔守护。在这个国庆节,让我们在欢度佳节的同时,也不忘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来源:网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养生   攻略   艾滋病   性行为   国庆   病毒   毒品   蚊虫   防护   来源   风险   平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