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敲定了一份重磅协议,把关税降到10%,这消息一出,全球经济圈都炸开了锅,大家伙儿都觉得这是个好兆头。与此同时,加拿大那边也没闲着,频频向中国递橄榄枝,说是要学美国的样子,跟中国好好聊聊贸易的事儿。这背后到底有啥故事?
2025年5月10日,中美两国代表团在日内瓦碰头,开始了一场硬仗。中方这边是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带队,美方是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领衔。第一天谈得不太顺,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的问题让双方有点儿僵。中方拿数据说话,一条条分析,美方则提了一堆条件,双方都想占上风。到了晚上,大家伙儿熬夜加班,才在关税的大框架上有了点儿眉目。
5月11日,谈判进入第二天,焦点转到具体行业上。农业、技术、制造业这几个领域,双方你来我往,争得挺激烈。一直到5月12日早上,经过一夜的拉锯战,两边终于达成一致。上午10点,王文涛和耶伦一起对外宣布:中美要把关税降到10%,暂停24%的额外关税90天,其他加征关税也一并取消,中方还停了非关税的反制措施。这消息一放出来,全球都松了一口气。
市场反应那叫一个快。纽约股市当天就嗨了,标普500指数蹭蹭往上涨,交易员忙得不行。一家美国证券公司赶紧发报告,说这协议是“往对的方向迈了一大步”。世界贸易组织的总干事伊维拉也出来表态,说中美这步棋对全球经济太重要了,尤其是对那些经济不太硬的国家。
具体来看,中方把关税降到10%,力度不小。美国这边呢,针对芬太尼问题加的20%关税和基础的10%关税没动,所以中美关税比例算是10:30。其他乱七八糟的附加关税和非贸易壁垒,能停的停,能取消的取消。这协议虽然不是彻底解决问题,但至少让大家喘口气,也给后面的合作留了余地。
对中国来说,这是个好机会。电子产品和机械的出口立马多了起来,工厂忙着加班,港口的货轮排着队。美国那边,消费者也得了实惠,超市里中国货的价格降了点儿,销量蹭蹭涨。美国农民也高兴,大豆和猪肉卖到中国更多了。这波操作,算是双赢。
全球市场也没闲着。伦敦和东京的股市跟着涨,投资者的信心回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预测,202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能因为这协议多涨0.3个百分点。其他国家一看这架势,也动了心思,欧盟和印度都开始琢磨跟中国搞点贸易合作。总的来说,这协议就像给全球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
再说说加拿大这边。其实,中加关系这几年不太顺。2024年10月,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了关税,说是要保护本国产业。中方没含糊,直接对加拿大价值30亿加元的农产品加了反制关税,弄得双方贸易直线下滑。加拿大的农民急了,出口商也慌了,街头抗议的声儿没断过。
2025年4月,加拿大大选刚结束,新总理卡尼上台。新政府还没完全理顺内部事儿,贸易部长玛丽·吴就在内阁会议上说了:“中美都能谈成,咱们也得动起来。”这话不假,中美协议一出,加拿大这边明显坐不住了。
其实,加拿大早就想跟中国聊聊了。大选前,他们就通过外交渠道放过风,说愿意对话。大选后,王镝大使抓准时机,5月初就跟加拿大外交部的副部长玛塔·摩根碰了面,聊了聊双方的想法。摩根说,新政府正在盘算怎么干,王镝也表态,中方随时欢迎。
5月13日,王镝上了一档加拿大节目《问询时刻》,直接说加拿大好几次提到想谈,虽然大选和新政府的事儿拖了点儿时间,但中方挺期待能尽快坐下来说说。这话传出去,加拿大媒体炸了锅,公众也觉得中加关系有缓和的苗头。
为啥加拿大这么急?原因挺实在。中美协议一签,全球贸易的风向变了,加拿大再不跟上,就得吃亏。加上之前加关税闹得两败俱伤,农民和企业的压力太大,新政府得赶紧找个台阶下。学美国的样子跟中国谈,既能解决问题,还能给自己脸上贴点金。
在加拿大唐人街开餐馆的李老板就说:“关税要是没了,我们生意肯定好做。”中国东北的农贸市场里,商贩们也聊着加拿大农产品的未来。两边的老百姓都盼着这事儿能成,中美协议的成功也给中加对话加了把火。
中美关税降到10%和中加对话的启动,给全球贸易带来了新希望。王镝大使的智慧和努力,促成了这历史性的一幕。接下来,国际合作会咋影响世界?您觉得中加关系会往哪儿走?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想法!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