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泰国政坛突变与美泰贸易谈判并行发酵。美国商务部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泰国在今年前五个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5%,达到近三年峰值。
7月9日,美国36%高关税大限临近,泰国政府在最后时刻递交了修订版贸易提案。区域国家、全球投资者都在关注:泰国的选择不仅关乎自身命运,也将深刻影响东南亚区域经济格局。
泰国政治风暴突然袭来。7月3日,总理佩通坦因与柬埔寨边界争端处理不当,以及与柬埔寨领导人通话录音外泄,被法院勒令停职。
政局震荡直接传导到执政党为泰党,支持率从28.05%暴跌至11.52%,佩通坦个人支持率则由接近30%降至9.2%。泰国军方因在边境局势和录音门事件中展现高姿态,迅速积累人气,成为政坛最大受益者。
代理总理临危受命,泰国内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政局不稳,导致谈判筹码大幅削弱,政府急需通过经济利好恢复社会信心。此时,泰美贸易协议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7月7日,财政部长披猜公开证实,泰方已向美国递交了修订版贸易提案,试图避免在东盟国家中获得最差协议,提高谈判主动权。
越南和柬埔寨已率先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越南承诺对出口美国产品征收20%关税,对经越南中转的他国产品征收40%,同时对美国产品实施零关税。柬埔寨也已与美方敲定关税安排。
美国此前宣布对泰国出口商品暂缓征收高达36%的对等关税,但只给出90天窗口。泰国出口依赖度高,家庭债务水平居东南亚之最,国内消费增长乏力。
前五个月出口大幅增长15%,大量企业为避关税提前出货。东南亚出口链条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区域内一旦有国家遭遇高关税,其他国家谈判地位也会迅速受挫。泰国在区域内的竞争压力陡然加大,急需跟进以免成为“杀鸡儆猴”的示范对象。
泰国新一轮让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市场准入大幅开放。泰国承诺为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品提供更大市场准入。优先开放本地供应不足的农产品类别,减少对本土农民和生产商的直接冲击。
工业品方面,重点放宽对美国机械、化工、医药等产品的准入门槛,取消大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或非关税壁垒,逐步放宽对少数敏感商品的限制。
2. 能源采购与航空大单。泰国对能源和飞机采购作出更大让步。泰国石化企业如SCG Chemicals和PTT Global Chemical承诺大幅增加美国乙烷进口。
PTT集团计划在未来20年,每年从阿拉斯加天然气项目购买2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并探索共同开发该项目的可能性。
泰国国际航空公司则表态将在未来几年购买多达80架波音飞机,订单价值预计超过120亿美元。这些大宗采购承诺成为泰国贸易让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创造了美国就业与出口增长。
3. 贸易平衡目标提前。泰国财政部长承诺五年内将对美460亿美元贸易顺差削减70%,七至八年内实现贸易平衡。此前谈判提出十年内消除贸易差额,新提案将时间表大幅提前。为达成这一目标,泰国将针对高顺差行业制定专项进口配额计划,同时积极鼓励本国企业扩大对美投资和合作。
4. 关税诉求。泰国希望获得美国10%的关税税率,即便在10-20%区间也可接受。该诉求显示出泰国妥协姿态,避免36%高关税落地对出口形成摧毁性打击。
越南、柬埔寨等国已率先与美签订协议,泰国若未能及时跟进,极可能在未来贸易谈判中陷入被动。美国通过逐国施压、逐国谈判的策略,将自身产业利益最大化。特朗普政府以高压关税为筹码,推动美国产业出口,尤其是能源和波音等制造业受益显著。
泰国与美谈判的过程,充分暴露了东南亚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脆弱性。泰国市场准入的开放,直接带动美国农产品、工业品、能源和高端制造品出口。
2024年美国对泰国出口农产品规模已突破38亿美元,有望因协议进一步增长。波音飞机的采购订单也将成为美国航空制造业的重要利好。
佩通坦的停职引发泰国政局剧变。他信家族与为泰党陷入低谷,军方趁机上位,成为短期内最大的赢家。泰国执政联盟内部矛盾凸显,政府对外谈判能力被削弱,在对美磋商中不得不一再让步。
美国则以高压贸易策略主导谈判。特朗普团队通过关税威胁与逐国磋商,迫使东南亚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增加采购、缩减逆差。传统能源与制造业(波音等)成为最大受益者,东南亚贸易格局被美方重塑。
泰国让步虽可暂时缓解经济压力,却被批评为“以短期利益换取关税豁免”,牺牲了部分国家自主性与产业长远发展空间。
东南亚各国为保出口份额,争先恐后与美签订协议,区域内竞争愈发激烈。泰国如未能及时跟进,将在未来贸易谈判中处于被动。投资者对泰国政局和经济稳定性的担忧,促使政府加快妥协步伐。
家用消费低迷、债务高企、政局不稳,泰国经济的脆弱性暴露无遗。美泰协议落地,有助于出口增长和外资信心,但对国内产业和自主政策空间提出更高挑战。
军方在此轮风波中获益最大,未来泰国内外政策可能更受军方主导。民选政府弱化,未来政坛平衡被打破,泰国政策连续性和自主性面临考验。
泰国的新贸易提案将对国内相关产业带来多层次影响。农产品进口开放有助于平抑物价,但本地生产商和农民面临市场压力。
工业品进口增加有利于技术升级,但部分制造业企业将面临更直接的竞争。能源大单和航空采购虽能创造短期经济增长,却也加大了对美经济依赖。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7-08 09:28:泰国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更新时间:2025-07-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