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刚刚降临,75 岁的王阿姨(化名)在客厅的瑜伽垫上,随着柔和的灯光做起了一套“晚间健脑操”。她的孙子惊讶地发现:几个月下来,阿姨竟然能够记起更多孙子小时候的趣事,原本反复说过的“今天吃了什么”也能当晚记住。
反观隔壁的张叔(同样76 岁,已被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却仍旧经常忘记放过茶杯的位置。
两人只差了一项习惯——王阿姨有“晚间健脑操”,张叔没有。
令人诧异的是,这一“轻体操、小运动”足迹背后,竟暗含一个大众常忽视的逻辑:“晚上做点健脑操或许比白天大强度运动更容易触发记忆改善”。
本文将为您拆解这个说法的“究竟好不好”,揭示其科研依据、真实后果及可执行方案。
对于许多老年认知减退、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而言,“运动”早已成为防治关注点。
而“晚上做健脑操”这一细化习惯,虽看似常识,但背后的机制其实值得深究。
例如,一项对老年人持续运动 52 小时以上的研究发现,其认知表现得到显著提升。
《Activity, Sleep & Dementia》报道指出,良好运动与睡眠状态对预防痴呆关联显著。
一项对 341 471 人的系统评估发现,运动与认知功能虽有正相关,但效应较小(回归系数 β ≈ 0.01‑0.03)且无显著剂量‑反应关系。
综合来看:运动确实是益脑的手段之一,尤其对于已出现轻度记忆障碍或痴呆风险人群。
但“晚上做”是否优于“白天做”、或者“健脑操”是否能“显著改善记忆”还不能一概断定。
换言之,这个习惯可能有益,但并非万能。
假设王阿姨坚持每晚做 20 分钟健脑操(如轻拉伸+脑力活动+深呼吸),她可能会迎来以下这些积极变化:
1.记忆“卡壳”减少:长期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加入规律运动组,其认知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小。
2.大脑区域体积变缓减:在最近一项 EXERT 研究中,参与者在 12 个月间大脑额前皮质萎缩减缓。
3.睡眠质量提升 → 大脑修复更好:运动能够改善睡眠结构,减少夜间觉醒,从而有利于记忆巩固阶段。
4.心理状态改善 → 负面情绪少,认知负荷减轻:晚间运动有助缓解焦虑、抑郁,这些情绪本身就是认知衰退的诱因。
需要说明的是:“显著改善”并非“完全恢复”。
如王阿姨相比张叔可能“记忆力恢复得更快、更稳定”,但并不代表“痴呆症状彻底消失”。
为此,后续还需持续监测与综合护理。
为了使“晚间健脑操”真正发挥效用,建议你从以下可操作步骤入手:
招 1:固定时间 + 科学内容
招 2:整合脑力刺激与身体活动
招 3:配合睡眠与饮食优化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事中。
今晚,不妨静下心来,陪伴家中长辈做一套“20 分钟晚间健脑操”,对比几个月前,或许你会惊喜地发现——记忆不再像旧照片那样发黄、语句也不再反复播放同一曲。
不过,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如果伴随明显认知下降、频繁遗忘、影响生活功能,应及时寻找神经内科或老年病科专业评估。
通过“习惯改变+医疗配合”双管齐下,记忆改善才更有可能。
参考资料:
《Exercise for cognitive brain health in aging》Gomes‑Osman J et al. 2018.
《Physical Exercise as a Preventive or Disease‑Modifying Intervention in Dementia and Brain Aging》Ahlskog JE. 2011.
《Physical Activity and Cognitive Decline Among Older Adults》Iso‑Markku P et al. 2024.
《Activity, Sleep & Dementia》Hopkins Bloomberg Public Health Magazine. 2024.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De la Rosa A et al. 2020.
《Even Light Exercise Could Help Slow Cognitive Decline in People at Risk of Alzheimer’s》UC San Diego Health Sciences. 2025.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