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天气逐渐变得干燥,
不少人发现
自己的鼻子开始“闹情绪”。
出现鼻腔干燥、流鼻血、
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为何鼻子容易闹情绪?
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为什么秋冬鼻子会特别干?
我们的鼻腔内覆盖着一层黏膜,它每天会分泌黏液(也就是“鼻涕”),用来湿润吸入的空气、黏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这层黏膜就像一块“湿毛巾”。
到了秋冬,寒冷干燥的空气就像一台“抽湿机”,会迅速带走“湿毛巾”里的水分,导致黏膜干燥、变薄,血管失去保护而变得脆弱,于是鼻干、鼻痒、鼻塞、鼻出血(鼻衄)等问题就纷纷找上门了。
除了环境因素,以下几个原因也会导致鼻腔干燥:
01
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经常吃油炸、辛辣等易上火的食物,又没能及时补充水分,会使鼻子干燥。平时经常抠鼻子,容易对鼻腔黏膜造成刺激,让鼻子发干。
02
病毒活跃:冬季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活跃的季节,易引发感染。
03
过敏原变化:花粉(如蒿草、葎草等)、冬季室内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增多。
给鼻子“加湿”的四大黄金法则
第一招:物理加湿(改善环境湿度)
使用加湿器:在卧室或办公室放置加湿器,将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 之间最为舒适。务必使用纯净水或凉白开,并坚持每天换水、每周清洗,防止细菌霉菌滋生,否则反而会污染空气。

室内放一盆水:简单经济的方法,在暖气片或空调附近放一盆清水,水分蒸发也能增加湿度。
养绿植:绿色植物是天然的“加湿器”,像散尾葵、绿萝等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向空气中释放水分。
开窗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空气过于污浊,每次15~20分钟即可。
第二招:正确洗鼻,做“温柔SPA”
每日使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能有效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细菌,减轻黏膜水肿,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鼻腔喷雾瓶或电动洗鼻器。
第三招:
涂抹润滑剂,给鼻子穿上“保护膜”
可以用医用液体石蜡、凡士林或红霉素眼膏/软膏等无害的润滑剂,能够有效锁住水分,缓解干燥。需要注意,用量不宜过多,频率也不宜过高。
第四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多喝水:保证每天1.5~2升的饮水。
多吃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有利于防止鼻腔干燥、出血。
避免物理损伤:绝对不要用手或不洁的纸巾用力抠挖鼻孔!
如果鼻腔内有鼻屎,应用柔软的棉签蘸清水或淡盐水后,轻轻探入鼻腔内滚动清除。
如果鼻子里有较大的硬块,可以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使其软化,再用棉签清理;也可以遵医嘱涂红霉素软膏等油剂药物进行湿润后再清理。
图文来源:生命时报、健康中国重庆行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