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被特朗普激怒,下令一直打到西方求和,特朗普“光速服软”

特朗普在2025年7月14日跟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开会时,突然抛出个大炸弹,说如果俄罗斯不在50天内跟乌克兰签和平协议,美国就对俄罗斯出口征收100%关税,还会对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二级关税,顺带承诺给乌克兰送进攻性武器,包括能打到莫斯科的远程导弹。这话一出,等于直接戳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因为石油天然气出口是俄罗斯财政的大头,2024年就给他们带来2824亿美元收入。要是真这么干,俄罗斯经济得挨重锤,军队可能都没钱打大仗了。特朗普这招,看起来是想兑现他上台前吹的牛,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结果半年过去了,战火还烧着,他急了,转向施压逼和。

俄罗斯那边反应超硬。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15日直接回怼,说美国和北约的任何条件和最后通牒都不可接受,俄罗斯立场不动摇。他们觉得美国这不是调解,是想火上浇油,因为给乌克兰更多武器,只会让战场更乱,和平更远。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透露,普京收到通牒后,当场下令军队继续推进,直到西方和乌克兰接受所有条件才停火。这些条件包括乌克兰割地、中立地位啥的,从伊斯坦布尔谈判就提过,但泽连斯基不可能答应。俄军在乌东和乌南地区加码进攻,情报显示他们觉得战场优势在扩大,乌克兰防线几个月内可能崩盘。普京这态度,明显是不把特朗普的威胁当回事,反而借机展示肌肉。

特朗普的转变来得飞快。通牒刚发不到24小时,15日他就对媒体改口,说不站在任何人一边,还否认跟泽连斯基通话时鼓动轰炸莫斯科,问他会不会给远程导弹,他直接说不会。这跟14日的狠话天差地别,外界都看傻眼了。白宫发言人安德鲁·莱维特16日也跳出来否认,骂媒体断章取义。特朗普这前后脚的变卦,让人觉得他外强中干,嘴上喊得凶,真到普京硬扛时,就得掂量掂量。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不屑地说,这种50天通牒没意义,他们见识过24小时、100天的,从来不当真。只有强硬到底,才能守住自家权益。

这事得从特朗普的整体策略说起。他上台后,本想靠个人魅力调解,经常跟普京打电话,表面聊得愉快,但普京挂电话后导弹照飞。特朗普在采访里抱怨过,到一定时候,光说没用,得有行动。他跟泽连斯基通话,问能不能打莫斯科,泽连斯基说给武器就行。这反映特朗普爱用施压加谈判的套路,对盟友敌人都一样。但俄罗斯不吃这套,普京相信时间在自己一边,俄军推进慢但稳,乌克兰损失更大。西方情报显示,俄罗斯损失上万车辆、3000多坦克,但还是在占地,伤亡率高却没停。

俄罗斯的底气来自经济韧性。尽管西方制裁,俄罗斯转向亚洲出口能源,中国印度买单多,影子船队绕过限制。普京批准煤炭救助计划,稳住矿区。国内支持率高,军队招兵用高薪,不是强制动员。相比乌克兰,经济崩坏、人口流失、心理创伤更严重,防线随时可能破。普京觉得,除非乌克兰大让步,否则停火没门。他在胜利日阅兵上秀肌肉,坦克过红场,强调国家安全。

特朗普的服软,也跟国内压力有关。国会共和党内部有分歧,有些议员想更多援助乌克兰,文件传阅讨论。民主党参议员珍妮·沙欣赞特朗普送武器,但批评50天太长,得长期承诺。特朗普威胁关税,但国会得立法支持,他不能单干。欧洲盟国承诺爱国者系统,工厂组装导弹,但特朗普让欧洲买单,逻辑是美国优先。

事件后续,俄罗斯16日发动数百无人机导弹袭击乌克兰城市,哈尔科夫夜空嗡鸣,防空拦截火光闪。乌克兰击落大部分,但基础设施损毁,居民点蜡烛过夜。普京审阅战报,地图标记推进。特朗普没再提关税细节,继续否认通话内容,在推特发声明。国际上,欧盟外长布鲁塞尔辩论预算,北约盟国加国防开支。泽连斯基感谢援助,但强调期限过长,在新闻会握拳说。

这对峙暴露大国博弈的复杂。特朗普想速战速决,但普京玩长线,战场谈判权越大。俄罗斯占领更多地,泽连斯基压力山大,即便美国北约撑腰,也得妥协。特朗普第二任期外交承诺遇阻,他推动武器销售,欧洲付钱,合同白宫签。俄罗斯经济扛住,转向亚洲管道维护。普京主导走向,军事维护利益,部队顿巴斯挖工事。

到7月17日,冲突没停火迹象。俄罗斯发射弹道导弹击基辅周边,救援清废墟。特朗普处理国内关税移民,普京监督行动。乌克兰防线压力大,国际记录伤亡。这事提醒,外交不是交易,地缘冲突根深蒂固。特朗普的通牒本想逼和,结果普京激怒后更狠,西方求和遥遥无期。特朗普快速调整,避免 escalation,但也暴露施压局限。俄罗斯坚持,谈判桌筹码多。未来发展,取决于战场变化和经济耐力,谁先撑不住谁让步。

普京的强硬源于历史观,他视乌克兰为俄罗斯一部分,阻止北约东扩。特朗普的变卦,可能是情报显示俄罗斯不退缩,经济没崩溃。普京权力稳,国内会议巩固支持。特朗普面对国会质疑,共和党分歧,议员会议讨论援助。欧洲担忧美国退场,冯德莱恩说美国参与重要。乌克兰经济崩,人口外流,心理疲惫,限电影响生产。

俄罗斯回应方式,副外长重申条件不动摇,外交部发言。特朗普澄清“关税”意为经济罚款,不是制裁,工具箱多样。普京视威胁为空谈,军队南部集结,卡车运弹药。特朗普的和平努力,从温和调停到施压,再到调整,显示现实制约。普京下令持续,西方条件接受才停。特朗普否认鼓动,保持中立姿态,避免卷入深。

总体,这场风波加剧紧张,没带来和平。普京激怒后更坚定,特朗普服软保平衡。西方求和,得看乌克兰能扛多久。俄罗斯推进,谈判条件苛刻。特朗普政策调整,焦点转国内。普京领导下,俄罗斯稳住阵脚,继续战。事件警示,冲突解决需多方妥协,不是单边施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财经   光速   俄罗斯   乌克兰   北约   美国   关税   经济   通牒   导弹   欧洲   莫斯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