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攀升,中国持续抛售413亿,意外逼出背后最大“接盘侠”?

美国国债这几年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现在总额已经逼近37万亿美元大关,每个美国人头上平均背着近11万美元的债。

财政部数据显示,到2025年8月上旬,总债务规模达到36.99万亿美元,其中公共债务占了大部分,内部债务也有7万多亿。窟窿这么大,总得有人来填。

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是美债的主要买家之一,但现在中国开始有节奏地减持。谁来接这个盘?日本和英国这些盟友顶上了一些,美联储自己也买了不少,但真正让人意外的是虚拟货币领域的稳定币,它们通过新法规成了最大的隐形买家。

美债扩张背后的压力与全球影响

美国国债规模膨胀到这个地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美联储就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印钱买债,资产负债表从不到1万亿美元胀到接近9万亿。

2025年,光是利息支出就可能超过1.15万亿美元,这笔钱够建多少学校医院了。债务占GDP比率超过122%,这种水平历史上只有大战时期才见过。全球各国持有美债的热情在降温,尤其是那些外汇储备大国。

为什么?因为美债收益率上升,风险也跟着上来。各国央行开始抛售,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连续两个月净卖出48亿美元美债。外国投资者在美联储逆回购工具中的持仓也减少150亿美元。美债市场出现裂痕,外需减弱,推高了债券收益率。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到4.59%,创下多年高点。特朗普上台后推的关税政策,更是让市场慌了神,引发大规模卖盘。美债作为全球安全资产的地位受到考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美国融资成本会更高,经济复苏更难。

各国抛售美债,不仅是经济考量,还掺杂地缘政治因素。中国减持,日本英国增持,背后是同盟关系的博弈。美联储成了最后兜底的,持有4.2万亿美元美债,占总债务比例不小。这套左手印债右手买的把戏,虽然稳住了市场,但通胀隐患大。

印出来的钱稀释货币价值,普通老百姓买东西更贵。美联储加息对抗通胀,又不敢大抛债,怕市场崩盘。政策独立性打折,像自己给自己当裁判。

全球经济连锁反应明显,美元波动影响新兴市场汇率。美债危机转嫁不出去,美国自己扛着,盟友帮衬有限。稳定币的出现,像是给美债市场开了条新路,但风险也绑在一起。

中国减持策略的深层考量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者从2022年起就把美债持仓控制在1万亿美元以下,总体趋势是减持。2025年1月增持18亿,2月增持235亿,但3月减持189亿,4月减持82亿,累计抛售达到413亿美元。

持仓从年初的7840亿降到年中7570亿,创16年新低。英国反超中国,成为第二大海外持有国,持有7790亿。日本稳坐第一,超过1.1万亿。

中国为什么这么做?主要是风险评估。美债规模34.5万亿到36万亿,违约担忧上升。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利息支出压顶。美国国债GDP比率高企,财政压力山大。

中国不想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转而增持黄金储备,从外汇储备占比不到3%升到近7%。黄金是硬通货,不依附任何主权信用,在动荡期更可靠。

中国抛售美债引发连锁,日本爱尔兰巴西等16国跟进。日本减持1165亿,巴西86亿。加拿大都在4月抛售578亿,跌出前五大持有国。中国减持不是一时冲动,是战略调整。外汇储备需要多元化,减少对美元资产依赖。

美中贸易摩擦加剧,关税战让中国警惕。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美债卖盘,中国没上套。抛售美债还能回收资金,投资国内基础设施或科技。持仓降到7654亿后,中国滑落到第三位。减持节奏稳健,避免市场剧震。

全球央行抛售480亿美债,中国贡献不小。这让美国找接盘更难,盟友顶上但力度有限。中国选择黄金,显示对美债信心的缺失。储备管理者审慎操作,确保外汇安全。

盟友与美联储的接盘角色

日本作为美债最大海外持有国,持有1.13万亿,尽管日元贬值从100多跌到150,日本央行仍增持。政治因素大于经济,日本依赖美国安全保障,没法说不。

英国脱欧后,经济倚重美英特殊关系,持有量升到0.75万亿,从年初7400亿逐步上行。3月英国投资者增持近300亿,反超中国。这些盟友的增持,像交投名状,维系美元繁荣。但代价高昂,风险捆绑。

日英用真金白银支持美国,但解决不了债务根子问题。美联储是真正压舱石,持有4.2万亿美债。通过量化宽松,财政部发债,美联储印钱买。

2008危机后,这招反复用。资产负债表膨胀,后遗症是通胀和政策纠结。加息时不敢抛债,怕巨震。美联储成了最大买家之一,货币政策打折。

2025年,美债外需裂痕,全球央行抛售,美联储顶上。盟友增持有限,日本英国政治站队为主。加拿大抛售多,中国减持稳。美联储自食其果,债务体系靠内部循环。虚拟货币领域冒出新玩家,稳定币通过法规成为间接买家。

全球稳定币市场持有短期美债超1600亿,预测几年内破2万亿。这条渠道绕开传统央行,汇集散户资金注入美债。盟友和美联储接盘,但稳定币规模潜力大。

2025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天才法案》,7月18日特朗普签署生效。这是美国首个联邦稳定币法律,要求发行商将储备金大部分投资短期美债。

稳定币如USDT、USDC锚定美元1:1,用户存1美元得1稳定币。发行商必须用高流动性美元资产备份,首选短期国债。这设计不只给稳定币价值支撑,还为美债创造新需求。

全球加密投资者买稳定币,无意中成了美债间接持有者。市场规模从2000亿预测到2万亿,额外需求巨大。Tether等发行商利润增长,2024年达137亿。

储备报告每月公布,确保透明。法案实施后,稳定币持有美债升超2000亿。加密市场与主权信用绑一起,风险放大。一旦美债信用危机,稳定币锚松动,引发连锁崩盘,反噬传统金融。中国看透风险,坚持减持,转黄金。稳定币成最大接盘侠,意外但逻辑在。

全球散户资金通过区块链注入美债,绕开大国央行。美联储监测趋势,鲍威尔强调平衡。稳定币法规重塑融资渠道,美债依赖新机制。风险与机遇并存,加密波动可能冲击体系。美债攀升,中国抛售逼出稳定币这最大玩家,全球金融格局悄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0

标签:财经   中国   意外   稳定   美国   美元   日本   盟友   央行   债务   英国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