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永平黄焖鸡源于博南古道
经过四百年的继承和发展
享有“鸡中第一味”“滇西一只鸡”
“滇西名菜头牌”等美誉
入选大理州第三批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五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
永平也荣获“云南省永平黄焖鸡之乡”
“中华(黄焖鸡)美食之乡”称号
在众多华丽光环加持下
永平黄焖鸡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永平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永平黄焖鸡系列专题报道
带领大家一起品味“千古博南 味道永平”的魅力
永平黄焖鸡
一道承载着博南古道马帮文化的非遗美食
历经四百余年传承
以“色鲜味佳、烹制快捷”的特点闻名遐迩
从马帮驿站到现代餐饮
从永平县城到全国乃至海外
这道“滇西名菜头牌”
正以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径
书写着新的传奇
永平黄焖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唐嘉策,其家族三代传承马帮厨艺,如今,他家的唐记食府炒制的黄焖鸡吸引着众多外地食客,节假日甚至需“排队带鸡”。唐嘉策说:“黄焖鸡制作技艺,我的岳父传下来给我,我又传承给下一代,也带出来了很多徒弟。希望未来永平黄焖鸡产业能越做越大,越走越远!”
从人背马驮的博南古道,到车流不息的320国道,再到直播间飘香——黄焖鸡的舞台在变,味道从未变。永平县文联主席张继强说:“上世纪90年代,永平县320国道旁数百家黄焖鸡店车马盈门;高速公路开通后,黄焖鸡老店转战到了城区,却意外在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爆火。”
永平黄焖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志新家的饭店从320国道边起家,以“一刀一刀剁出”的匠心赢得口碑。其妻杨艳琴笑称:“小工如走马灯般更替,一代一代传承,饭店实则是我们的‘黄焖鸡培训班’,许多人学成后自立门户,让永平黄焖鸡越走越远。”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如今,永平黄焖鸡产业链覆盖养殖、加工、餐饮、电商等领域,“永平黄焖鸡”布局合理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和产品品牌化要求越来越高。2024至2027年,永平将根据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建设年出栏 100 万羽以上原料鸡选育扩繁基地1个,建设发展永平黄焖鸡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食品加工、附产品开发利用等关联企业 100 户以上,培育发展“永平黄焖鸡”品牌餐饮经营店 1000 户以上,成立 7 个以上养殖合作社,带动 1 万户以上农户养殖原料鸡 100 万羽以上,实现综合产值超5亿元,让“滇西一只鸡”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永平黄焖鸡”承载着荣光与梦想
向着“永平的名片、中国的名牌、世界的名菜”
大繁荣展翅高飞
图文作者:杨继红、曹钰、杨玉梅、杨雄辉、李毅杰
本期编辑:曹钰
图文审核:钏志鑫
图文总审:李四红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