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的跌倒与钙有关!医生建议:每天吃这两样,走路更稳不摔跤

“李奶奶,您这是这半年摔了几次了?”骨科门诊里,医生一边查看片子一边问道。

“唉,三次了,大夫。这不就是腿脚不利索嘛,老年人摔一跤哪有不骨折的。”
67 岁的李奶奶苦笑着说。可医生摇摇头:“很多老人跌倒,不只是因为‘腿脚慢’,其实跟钙流失有很大关系。”

一、46%的跌倒,与钙缺乏脱不了干系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46%的跌倒与骨质疏松相关,而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体内缺钙。

钙是人体骨骼的“支撑梁”,不仅维持骨密度,还影响肌肉收缩和平衡感。当钙摄入不足时,骨头变脆、肌肉反应变慢,老人稍一失足,就容易摔跤、骨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一项研究指出,钙缺乏人群的跌倒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特别是女性绝经后,钙流失速度更快。

可很多人虽然天天喝牛奶,却依旧缺钙——问题出在哪?医生提醒:光补钙不够,关键是吸收。

二、这些“补钙误区”,让你越补越缺

1. 光靠钙片,补进去也吸收不了

不少老人每天都在吃钙片,可体检时骨密度依旧下降。医生解释,钙的吸收离不开维生素D。如果平时不晒太阳、不吃富含维D的食物,再多的钙也“白补”。尤其秋冬季节,阳光照射时间短,维D合成减少,更容易导致钙吸收率下降。

想让钙“真正进骨头”,就要让钙和维D搭配——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忽视的第一坑。

2. 牛奶当饭吃,小心“钙吸收反被阻”

有些老人听说牛奶补钙好,每天一瓶当早餐,可总觉得“越喝越撑”,还容易腹胀。其实,乳糖不耐受会影响肠道吸收,使钙反而流失。

此外,如果把牛奶和高草酸、高植酸食物(如菠菜、豆浆)一起吃,也会形成“草酸钙”“植酸钙”,难以被人体利用。

3. 忽视运动,骨骼“用进废退”

钙是“建材”,运动是“施工队”。长期缺乏负重运动,即使摄入再多钙,骨骼也得不到刺激去“更新”。尤其久坐、少走路的中老年人,骨密度下降更快,跌倒风险更高。

三、医生建议:每天吃这两样,补钙又稳腿

专家指出,想让骨骼强、走路稳,不是单纯靠补钙,而是“吃对+吸收好”。医生推荐每天吃这两样,简单、实用、性价比高。

1. 奶制品——优质钙的“首选来源”

鲜奶、酸奶、奶酪都是优质钙源,其中100 毫升牛奶约含钙 100 毫克。
研究显示,每天坚持摄入 300 毫升奶制品的人,跌倒和骨折风险降低约 20%。

建议:

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或酸奶;

早餐一杯牛奶,下午一小块芝士或酸奶,既补钙又帮助钙吸收。

若搭配富含维D的食物(如鸡蛋、三文鱼),效果更好。

2. 深绿色蔬菜 + 豆制品,天然钙加倍吸收

许多人以为蔬菜钙少,其实像芥蓝、油菜、苋菜、豆腐的含钙量都不低。
豆腐中的钙以“钙盐”形式存在,吸收率高达 30%;
再加上绿叶菜中的镁、钾,可辅助钙沉积入骨,是理想的“天然搭配”。

一份推荐搭配:
午餐来份“豆腐炖油菜”,配碗杂粮饭;
晚餐喝碗“虾皮豆腐汤”,补钙又补蛋白。

四、想走得稳,还要记住这3个细节

每天晒太阳15分钟:

阳光是最天然的维生素D来源,建议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晒手臂和小腿。

别一味追求“钙片大牌”:

不是越贵越好,要选择含碳酸钙或乳酸钙的产品,并在饭后服用,吸收率更高。

动起来,骨更强:

每天坚持快走、深蹲、抬腿等轻负重运动,刺激骨骼生长,减少跌倒风险。

五、让“补钙”成为防摔第一步

李奶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了饮食:早餐牛奶+鸡蛋,午餐豆腐炖青菜,晚饭后散步半小时。
三个月后复查,骨密度提高,走路也更稳了。

其实,跌倒并非“老了的必然”。只要科学补钙、合理搭配、坚持运动,就能让骨骼更硬朗、步伐更稳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养生   摔跤   医生   建议   骨骼   牛奶   乳糖   钙片   豆腐   酸奶   老人   风险   吸收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