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也能玩3A?是的,ROG Xbox Ally X来了,国内首发价6499元,这价格都能买PS5+75寸4K电视了,单看硬件定价,确实没啥购买欲望。不过这次购买倒没之前掌机那么难抢,这次好像挺容易,不少03分进去JD碰碰运气也买到了,难道牛们认为不好卖?
从硬件来看,它介于传统掌机与轻薄游戏本之间,7寸的1080p+120Hz IPS屏,支持Free SyncPremium,户外强光下亮度达500nits,能见度优于Switch2的OLED屏;不过和手机动辄上千的nit比起来不够看。
机身两侧采用弧形凸起握把,表面细腻纹理贴合手掌,长时间握持也无明显压迫感,只是715g的重量比SteamDeck略沉,单手持握久了会有轻微疲劳。它复刻了X box手柄的偏移式摇杆+彩色ABXY键,还新增2个自定义宏按键,更用上了X box手柄的脉冲扳机,扳机内部增加独立震动马达,玩极限竞速:地平线5时,能清晰感受到与引擎节奏呼应的震动,和手柄传来的车辆状态震动区分明确,细腻度接近Xbox手柄。
色域测试得出94.5% sRGB、65.8% AdobeRGB 与67.5% DCI-P3 的色域覆盖范围,Delta E值为0.1,亮度则是460.18 cd/m2。之所以没像Steam Deck OLED换用对比度较高的OLED面板,我猜可能是为了在省电吧?
ROG Xbox Ally X 接上电源,并以 35W极速模式展开性能实测。在 CPU-Z 其单线程性能得分为 650.1,多线程性能得分为 6230.5 ;和上一代的AMD Ryzen R1 Extreme比,单线程性能提升21.4%,多线程性能则略降 6.8%。
在R20测试中,多核心性能跑出5662分;而在R23测试里,多核心性能取得 13682 分的成绩,这两项测试的性能表现与前代不相上下。
针对日常办公与使用场景,PCMark10 Modern Office 生产力测试中获得7243分,视觉相关成绩较前代略有提升。从整体CPU性能来看,它也全面领先另一款搭载同款处理器的 MSI Claw A8 BZ2EM。
Ally X内置24GB LPDDR5X 8000MHz内存,频率比前代的 7500MT/s 更高,游戏带来小幅帧率提升。在 AIDA 64 内存与缓存测试软件中,其主内存性能测试结果为 94125 MB/s(读取)、108.49 GB/s(写入)、82965 MB/s(拷贝),延迟时序为 110.0ns;而 L3 缓存的性能表现为 724.82 GB/s(读取)、690.31 GB/s(写入)、752.99 GB/s(拷贝),延迟时序为 10.2ns,不过这里没有MSI的 Claw8 AI+的U7 285+32G+LPDDR5X 8233的配置高,后者只要6948····
硬盘方面采用三星1TB的M.2 2280 PCIe 4.0x4 SSD(实际存储容量为953GB)。在 CrystalDiskMark 软件的读写测试中,其读取速度为 5012.62 MB/s,写入速度为 3652.12 MB/s,读取速度相比去年采用西数(WD)SSD的固态硬盘机型提升不少。ROG Xbox Ally X 搭载AMD Radeon 890M Graphics核显芯片,属于4纳米制程的 Strix Point (作为对比,入门款 ROG Xbox Ally 采用的是 7 纳米制程的 Van Gogh )。这款核显虽自带 8GB LPDDR5 显存(VRAM),但得还能自己再加内存。
实际用 3DMark 软件进行图形性能测试时,ROG Xbox Ally X 在针对核显 DirectX12 性能的 Night Raid 项目中,获得 33712 分,比 MSI Claw A8 BZ2EM 高出 17% 以上;而基于 DirectX11 API 的 Fire Strike 项目、测试高负载性能的 Time Spy 项目,分别跑出 9196 分、4035 分的成绩,均超过今年推出的轻薄笔记本电脑。另外,针对核显的 Wild Life、Wild Life Extreme、Steel Nomad 等项目的跑分结果,我也一并附上,其表现同样优于此前站内测试过的新款 MSI Claw A8。且在 AMD FSR 功能测试中,FSR 超级分辨率功能开启与关闭状态下,性能有 87.2% 的差异,建议务必开启!
性能是它的核心亮点,在AC供电+Turbo模式下,主流3A游戏进行实测(统一设置1080p+垂直同步关闭+帧率限制120fps),赛博朋克2077平均52.4fps,低配版1080p虽有29.5fps但画面光量切换不自然,需降至720p才流畅;
极限竞速:地平线5表现最佳,平均77.9fps、最高111.9fps,充分发挥120Hz屏优势。低功耗场景下,15W功耗时帧率比前代提升30%左右,25W(常用离电模式)提升8%-20%,35W峰值功耗提升12%-22%,只是离电开35W性能提升有限,建议续航场景用25W即可。发热控制也不错,
连续运行最终幻想15 30分钟(室温26.5℃),背面最高45.9℃,触感温热不烫手;80Wh电池在25W模式下玩3A约2小时56分钟,播放1080p视频约13.9小时,优于SteamDeck,用原装65W充电器1.9小时就能充满。
续航表现上,X 版在 25W模式下(中等画质)可玩约 2 小时 56 分钟,17W 模式(低画质)延长至 5 小时 02 分钟,播放 1080p 视频约 13.9 小时,用原装 65W Type-C 充电器 1.9 小时即可充满,第三方 65W 充电器也可兼容。
最好的体验其实是软件,它运行的特供版Windows,不仅精简了系统,还加入Xbox全屏体验,彻底解决了普通Windows在掌机上的灾难级交互。之前普通Windows在掌机上,几乎没法用摇杆按键操作,依赖触屏却因图标太小频频误触,连WiFi、蓝牙设置都像飞镖游戏;后台进程还多,每小时耗电3%-5%,一觉醒来没电、进度丢失是常事。
而Xbox全屏体验完全不同:开机用按钮输入密码,自动进入主机风格的全屏界面,Steam、XGP等游戏商店的游戏被整合到一个菜单,点击Steam游戏还会自动进入Steam大屏幕模式;短按Xbox键能调出升级后的XboxGameBar,WiFi、蓝牙、Windows设置、ROG的奥创(调节TDP等)都能手柄操作;长按Xbox键进入任务中心,可快速切换任务、关闭进程,甚至弹窗都支持上下左右选择、A确定B取消,全程无需键鼠或触屏。更惊喜的是休眠唤醒,玩赛博朋克2077时按电源键休眠,12小时后能瞬间唤醒,从暂停处继续,且仅耗电3%,这水准几乎赶上ARM芯片设备。
不过,Windows 11 的臃肿还有,开机后后台进程约100个,占用 2-3GB内存,而 SteamOS 仅20-30个进程,部分第三方软件(如浏览器)的触控按钮偏小,需外接鼠标调整,且 Windows 的 游戏模式对掌机优化不足,得靠华硕 Armoury Crate来调整,但是奥创被喷不是一天两天了 ····
对比目前主流的便携游戏设备,ROG Xbox Ally X的定位清晰,相比 Steam Deck,它性能更强、屏幕更好,但价格更高且系统需适应Windows;相比Switch 2,它支持更多3A游戏和 Windows生态,但便携性稍弱且无任天堂独占;相比自家低配版,它能1080p流畅运行 3A、支持AI功能和显卡扩展,但价格贵,但是需要注意部分游戏会有DirectX Error提示,这是AMD的原因,最后我为啥没提黑猴?因为不能稳60fps#ROG# #Xbox# #Switch# #掌机# #黑神话:悟空#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