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长确实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是懒,没有别的孩子勤奋,即使孩子已经很努力,但在他们眼中,还有很多可以加以利用的时间,努力程度还不够。
而对于孩子思维能力的认知,则完全是自带滤镜,孩子除非真的各方面都表现的很迟钝,才会真的认知到思维能力差距,孩子话多聪明,喜欢玩游戏聪明,贪玩也是聪明。
一个孩子即使很勤奋,家长也往往认为有更勤奋的学生存在,自己的孩子还不够努力。一个孩子即使不那么聪明,一切不爱学习的特征,也都回被家长解读为聪明不够努力,以及心思没有放在学习上。
懒是态度问题,是可以改正的,在很多人眼中,甚至将懒这个特性等同于只是不够努力,但不会笨,而笨则是能力问题,是硬实力的差距,而如果努力还成绩一半,基本就等于印证笨的事实,这是家长不能接受的。
因此老师会对一些家长说孩子很聪明,但不够努力,而不能去说孩子很努力,但思维能力不足。对于别人的孩子表现优秀,大多都是从学习态度上加以肯定,强调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努力,变相强调两者不存在思维能力的差距,而优生和他们家长对于学习经验的分享,同样也强调自己如何认真,而不会说自己凭借天赋学习。
但其实懒就是笨,没有爱学习的笨孩子,也没有很聪明的懒孩子,聪明的孩子学习过程中更能够体会到思维上的乐趣,也认知到学习的重要性,思维能力和认知不足的孩子,在学习上会体现更大的思维抗性,从而体现出懒的特性。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