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广东揭阳传来好消息——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工业化装置试生产成功。该项目可实现废塑料高价值回收利用,技术上属国际首创,工艺水平世界领先。这项全球首创的工艺技术,不仅为彻底解决废塑料污染难题提供了可能,更以“三年工程一年干成”的“揭阳速度”,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崛起写下生动注脚。
技术“无人区”的勇毅突破,正是新质生产力的硬核引擎。该项目首创“一步法”废塑料化学回收工艺,无需对农膜、包装袋等混合废塑料进行复杂分选,直接就能将混合废塑料转化为低碳烯烃、混合芳烃等高附加值化工原料。从实验室到工业化,揭阳以“首创即示范”的气魄,为新质生产力标注了“绿色科技”的鲜明底色。
“揭阳经验”的核心密码,还在于政府效能与市场活力的深度耦合。面对高精尖技术落地的复杂挑战,揭阳市以“尽全力引进、尽全力服务”的决心,将“百千万工程”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揭阳市委、市政府统筹资源、破除壁垒,各部门协同作战、并联推进,最终实现“三年工程一年干成”的效率奇迹。这不仅是行政效能的提升,更彰显了地方政府以制度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清障护航”的担当——当政府甘当“服务者”而非“指挥者”,科技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方能畅通无阻。
新质生产力的生命力,更在于其对发展模式的系统性重构。东粤化学项目不会是技术孤岛,而是产业生态的枢纽:项目的成功投产还能够吸引一大批裂解气分离、再生塑料加工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从“废塑料到循环化工原料,再到循环高端材料”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从而进一步加速全国绿色石化转型与产业链升级的进程。
当“无塑城市”愿景与千亿级产业集群蓝图在揭阳交织,一个以绿色循环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范式已然清晰——科技创新驱动资源再生,资源再生反哺产业升级,产业升级重塑城市竞争力。
从废塑料堆积的困局到绿色化工的蓝海,揭阳以一项技术、一套机制、一个范式,为新质生产力写下“在地化”实践样本。当更多城市能从“揭阳速度”中汲取改革锐气,从“一步法”技术里看见创新胆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必将澎湃不息。在奔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征程上,每一座敢于突破“不可能”的城市,都是引领未来的火炬手。
文丨记者 陈锴跃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