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09年,唐宪宗李纯趁着郭贵妃不在宫中,对她的侍女郑氏说:“朕听说曾经有相士给你看过相,说你日后会生下天子,今天特地来求证!”
郑氏原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当初有相士说郑氏会生天子,贵不可言,李锜听说后就将她纳为小妾,并积极筹备谋反,准备顺势而为,自己成为太子他爹,也就是当皇帝。
当然,他谋反失败了,因为这个命不在他身上。郑氏被收入宫中成为宫女,放到了郭贵妃的宫里。
郭贵妃是大唐功臣郭子仪的孙女,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女儿,出身显赫,家族强大。因为郭家功勋卓著,郭贵妃很受宠,但却一直没有被立后。唐宪宗担心凭借郭家的地位,郭氏一旦成了皇后,就不让他宠幸后宫其他人了。
为了这个理由,郭氏一直是贵妃之位。
这一天,唐宪宗听说郭贵妃不在宫里,就特意去找了宫女郑氏,他说:“我想验证一下你能不能生天子。”这潜台词很好理解,郑氏也没有拒绝的权利,就在郭贵妃的宫里和唐宪宗做了实验。
郑氏一夜恩宠然后就怀了孕,之后生下了李忱。郭贵妃很是嫉恨,对郑氏母子动辄打骂,排挤他们。郑氏没有等来母凭子贵,直等到了唐宪宗的薄情寡恩。
她和儿子在宫里默默无闻了26年,始终没有得到皇帝的恩赏和怜悯。
由于母亲出身卑微,李忱在宫中的地位并不高,自幼沉默寡言,喜怒也不形于色,宫里人觉得他是个傻子,不会玩笑,脑子有问题。郑氏和李忱从来不回应,也不反抗。
幼年时,李忱曾去拜见太后,结果遇到刺客行刺,虽然没有受伤,却受到惊吓,之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傻上加傻,宫人们就更不拿他当回事了。
唐宪宗驾崩后,皇位几经辗转,唐穆宗继位,往后又历经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这些皇帝都喜欢拿他寻开心,在各种宴会上捉弄他。
一次宴会,唐文宗故意捉弄李忱,还让大臣都来凑热闹,表示谁能逗笑李忱就重重有赏。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李忱仍旧不为所动,皇帝和臣子更加确信他傻到无可救药,只有李炎也就是后来的唐武宗意识到有问题。
一个人能够如此严格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被外在的任何所影响,这是傻子做不到的。李炎怀疑李忱是装的。
于是,李炎几次找人试探,甚至派人将李忱扔进宫厕中想溺毙他,但被宦官仇公武救出。
公元846年,唐武宗病重,膝下虽有子嗣,但年幼尚无法亲政,朝中大权便落入了宦官之手。这些宦官要继续掌控朝政,决定拥立一个好拿捏的皇帝,李忱的傻子光环太耀眼了,就成了对象。
这一年,李忱已然三十七岁。在宦官们的盘算里,这位新登基的皇帝不过是个任由他们摆弄的傀儡,他们满心以为自己能像操控提线木偶一样,将朝政大权牢牢攥在手中。
但他们大错特错了。
李忱坐上皇位后,很快便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政治智慧与果敢魄力。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实则暗中布局,一步步削弱宦官手中的权力。
与此同时,他广纳贤才,提拔了一批忠诚且能力出众的官员。在他的精心谋划下,朝政大权逐渐被他稳稳掌控。那些曾经妄图操纵他的宦官,最终一个接一个地被他清理出朝堂。
在位期间,李忱一心扑在政务上,勤勉治国,力求让国家重现往日的繁荣。他选拔官员只看能力和政绩,不论出身背景。
一时间,朝廷上下风气焕然一新,官员们不再忙于内斗,而是将精力都放在了治国理政上。
在整顿吏治方面,李忱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他坚决限制皇亲国戚、宦官以及宠臣的权力,防止他们干预朝政、结党营私。对于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他更是亲力亲为,严格把关,要求官员必须具备真才实学,能够真正为百姓谋福祉。
此外,他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鼓励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在他的悉心治理下,国内经济迅速复苏,百姓们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社会秩序也日益稳定。
这一时期,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被后人誉为“大中之治”,李忱也因此被赞誉为“小太宗”。然而,晚年的李忱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开始效仿秦始皇,痴迷于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听信了方士的蛊惑之言,他服用了大量含有剧毒的“长生药”,可这些所谓的“长生药”,不仅没能让他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进程。
公元859年,李忱因长期服用长生药导致中毒,最终不幸离世,享年五十岁。
李忱去世后,曾经被他打压的宦官势力再度死灰复燃。他拼死挽救的大唐王朝,再次陷入了动荡之中。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