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拌着辣椒吃 腌制凉拌水果在厦受追捧

  “口感出乎意料!”上周末,“95后”上班族杨女士打卡了一款叫作“酸嘢”的凉拌水果,“水果拌辣椒,乍一听有点‘黑暗料理’感觉,没想到入口酸辣脆爽,太过瘾了。”

  记者发现,“酸嘢”就是一种“酸辣凉拌水果”,也有人戏称它为“水果麻辣拌”,是广西街头随处可见的特色小吃。如今,它不仅在鹭岛开出专营店,还作为“配角”亮相餐馆菜单。在热浪滚滚的夏季,腌制水果在厦门上演双向奔赴——外地腌制水果受本地人喜爱;厦门本地常见的以话梅、甘草等腌制的酸甜味水果,吸引众多游客慕名打卡。

用红糖、辣椒面等调料搅拌水果而成的酸嘢,味道甜、酸、辣齐聚。

用红糖、辣椒面等调料搅拌水果而成的酸嘢,味道甜、酸、辣齐聚。

新选择

  辣味腌果现拌现吃

  一天最多可卖200份

  昨天中午,SM城市广场的一家螺蛳粉店内,市民李女士在嗦粉的间隙,夹起一块沾满辣椒面的芭乐送进嘴里。“酸、辣、甜各种滋味与果香巧妙碰撞,配上螺蛳粉,很解腻。”她说。这份“广西水果酸嘢”,切好的白地瓜、青芒和芭乐,裹着红色辣椒面,色泽诱人。

  “一天能卖几十份。”该店店员一边麻利地给切好的水果撒上辣椒盐,一边介绍说,和螺蛳粉一样,酸嘢也是广西特色小吃,前两年门店一开业就将酸嘢作为配餐挂上菜单,“刚开始只有广西客人会点,现在不少本地年轻人尝鲜。”

  除了在螺蛳粉店、广西菜馆里作为“酸辣搭档”出现,如今,这种带着地域基因的辣味腌制水果还在鹭岛部分商业区开出专营店,以丰富的水果品类吸引消费者。

  赵先生是广西人,在集美银泰百货附近经营一家广西酸嘢小店近一年,主打红糖酸嘢。眼下,他正在寻找新店址,拓展客流。他告诉记者,红糖酸嘢是酸嘢正宗的吃法,因为广西盛产甘蔗,给水果淋上甘蔗炼制而成的红糖,配上小米辣或辣椒面,滋味丰富。

  赵先生介绍,广西传统酸嘢由四季时令果蔬腌制而成,常见的原料包括青芒、李子、菠萝等,再佐以酸醋、辣椒、红糖等精心腌制,现在市售的多是现拌现吃的“鲜果型”酸嘢。在他店里,有20种新鲜水果供顾客挑选后再调制,一份售价10元。“最多时一天卖200份,营业额达2000元。主要是广西老乡、在厦外地人买,也有厦门人尝鲜。”他说。

以话梅、甘草等腌制的桃子。

老味道

  传统闽味酸甜可口水果

  已被游客列入必尝清单

  其实,在闽南街头,常能看见腌制水果的身影。相较于酸嘢的“生面孔”,话梅、甘草等酸甜口腌制水果则像“老街坊”,是不少厦门人的味觉记忆。赵先生就表示,为了在厦门市场站稳脚跟,他在酸嘢的基础上,新增了用话梅、甘草等腌制的水果,以吸引更多厦门本地消费者。

  市民黄女士是老厦门人,她印象中的腌制水果,多是将新鲜的杨桃、桃子、李子、油柑等用盐巴、话梅、冰糖等腌制,酸甜爽口,并且在夏季最为常见。

  金榜路上的阿忠水果店,“创始于1996年”的绿色招牌颇为醒目。前晚,记者到店时发现,冰柜前已排起了长队,冰柜内一盒盒果切整齐码放。有切成长条的青芒,也有去皮后切成半月形的桃子,还有切成菱形的芭乐……每盒只装单一水果,标价15元至20元。

  “用话梅、甘草、百香果调汁,浸泡6小时后,再分装放进冰柜。”阿忠水果店老板对记者说,销售旺季,桃子、青芒及芭乐“老三样”每天共能卖上百盒,莲雾、杨桃等小众水果则是游客的“尝鲜首选”。

  谈话间,市民张女士来到店内,驾轻就熟地装上几颗腌桃子递给老板称重,她说,家里小孩就馋这口。4名来自南京的游客则举着手机对着屏幕挑选,他们表示,无意间,在社交平台上刷到“厦门腌水果”,“连吃两天,试过多种口味,都没有踩雷。”

  记者浏览社交平台发现,新鲜水果腌着吃,已被众多游客列入厦门之行的必尝清单。

顾客正在水果店挑选腌水果。

提醒

  现做酸嘢保质期短 单次少量购买

  “腌制水果虽酸爽开胃,但不宜一次吃太多。”片仔癀宏仁鸿山门诊部中医主治医师邱晓东提醒,尤其是有胃溃疡等疾病的人群,要避免因刺激胃酸分泌而加重不适。孕妇、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口腔溃疡或咽喉炎症患者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人群也需谨慎食用。

  邱晓东说,现做现吃的“鲜果型”酸嘢保质期短,容易变质。建议别贪多,单次少量购买。如果没有吃完,放冰箱冷藏,存放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文/厦门晚报记者 吴佳 程可欣 周世杰 图/程可欣 周世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美食   水果   辣椒   广西   芭乐   厦门   话梅   红糖   甘草   螺蛳   桃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