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病体沉重的杨尚昆已经难以坐起身子来了。躺在床上的他说话十分艰难,只能一字一字断续着说出了自己的遗愿。
“我死后,丧事就从简处理。把我埋到家乡去,埋到四哥身边……”
杨尚昆这位伟大的革命者,在生命最后时刻依然紧紧挂念着这位“四哥”。这位“四哥”是什么人?他和杨尚昆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杨尚昆口中的四哥名叫杨闇公,是杨尚昆同父异母排行第四的兄长。
杨尚昆家子嗣众多,于是杨闇公幼时便被过继给了叔叔为子。
虽然从小不在一个家庭中成长,但杨闇公和杨尚昆的兄弟感情却十分浓厚。
杨尚昆幼时就经常被杨闇公带着读书,有时兄弟两人还会同床而睡。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杨闇公还不至于在杨尚昆心中留下那么深重的印记。这和杨闇公的另一个身份有关。
杨闇公除了是哥哥外,还是杨尚昆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
杨闇公从小就接受新式学堂教育,启蒙过后就十分早慧。
1917年,杨闇公为拓宽见闻赴日深造。在日期间,杨闇公学习到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让有志报国的杨闇公如见新天。
在日本留学的三年间,杨闇公充分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吸收并化为己用。
回国之后,杨闇公就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实践。而他影响的第一个人,就是杨尚昆。
在杨尚昆的回忆中,这位四哥回国后最喜欢指导他读书。在讲解书籍精义时,为杨尚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即便是杨闇公不能久居家中时,他也时常给杨尚昆写信。
在信中杨闇公总是对杨尚昆谆谆教诲,告诉他这个时代的悲哀和不足。同时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杨尚昆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火种。
也正是在这位四哥的影响下,杨尚昆才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同时在他心中,四哥杨闇公也成了学习对象和标杆,这为他日后投身革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杨闇公的杰出之处还不止于此,他本身对于革命也有着巨大的贡献。
1922年夏,游历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杨闇公遇到了吴玉章。在吴玉章的引荐下,他又与刘伯承结下了革命友谊。
1924年,杨闇公几人在四川成立了中国青年共产党。
在此期间,杨闇公活跃在川渝多地积极联络各地团组织。在他的手中,中国青年共产党逐渐壮大。
次年年初,杨闇公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所创建的中国青年共产党也正式解散,其中不少成员也成为了我党的一份子。
杨闇公的入党意义非凡,为刚成立没几年的中国共产党补充了许多新鲜血液。
在1924-1926年之间,杨闇公一直在四川附近活动。
在重庆,他一手创办了中法学校。这所学校教授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党输送了许多革命志士和人才。
在泸州,他和刘伯承等人联手发动了泸顺起义。虽然起义武装最终被当地军阀镇压,但依旧意义重大。
这一次失败的起义,为我党积累了许多武装斗争经验。
1926年,他已是中共重庆地区委员会书记。年仅28岁,就一手负责四川等地的国共合作一应事宜。
可以说即便放眼全党,杨闇公都是最杰出也最老资格的共产党人之一。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他能够做出的贡献只会更加突出。
可惜天妒英才,1927年杨闇公遭遇了此生最大的危机。
1927年,重庆爆发了“三三一惨案”。
四川军阀暴力镇压爱国群众和爱国志士,死难者不计其数。在血腥镇压过后,就是密不透风的搜捕行动。
危机当头,许多人都劝说杨闇公先保全自身安全。面对同志们的好意,杨闇公却拒绝了。
“现在百姓无辜死亡,许多同志正在牺牲。我们不能躲起来,剩下的同志需要我来领导,这能避免更大的牺牲。”
4月1日,杨闇公在亲戚家中组织了最后一次会议。
他有条不紊地安排重庆当地党组织有序疏散,撤离。同时安排了人手,为那些牺牲的同志收尸,让他们入土为安。
在做完这一切后,三天后他乘船转移时不幸被捕。
被捕前他心知逃脱无望,就毅然决然地将机要名单嚼碎了吃进肚子。
反动派对他进行搜身后并未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开始了严刑拷打。
他们想让杨闇公给自己下跪,但只得到了他的一声冷啐。
恼羞成怒的反动派用铁棍猛烈殴打杨闇公的双腿,迫使他跪趴在地上。
但即便双腿重伤,浑身是血,杨闇公依旧不愿屈服。
反动分子眼见硬的不行,就开始威逼利诱起来。
“你就不想出去吗?说出你知道的,你立刻就能从这出去。不光你有好处,你的家人也能跟着你享福沾光。”
“我就不信你不怕死,再不说,你的脑袋就不是你的了!”
面对威逼利诱,杨闇公依旧冷硬坚定得像一块钢铁。
“你们能砍了我的脑袋,但改变不了我的意志。头可断,志不可夺!”
杨闇公的意志确实不可动摇,任凭反动分子如何拷问也无半点收获。在被折磨了两天后,杨闇公最终壮烈牺牲在了4月6日的凌晨。
杨闇公牺牲后,他的精神和意志却燃烧得更加猛烈。
在听说自己最敬爱的四哥牺牲后,杨尚昆无比悲愤。巨大的痛苦之下,他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他要带着他四哥杨闇公的那份一起,为中国革命燃尽所有的一切。
反动派杀害了杨闇公,却杀不死他的意志。在这份信念的激励下,杨尚昆也成长为了杰出的革命者。
终其一生,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尚昆逝世后,他的遗愿受到了党中央的极大重视。他的陵园工程迅速破土动工,骨灰就安放在陵园之中。
在陵园的选址上,也充分尊重了杨尚昆的遗愿。他的陵园距离杨闇公烈士陵园,只有不到六百米的距离。
在阔别了七十多年后,这对兄弟终于能以特别的方式重新相见了……
参考资料:
1、杨尚昆 - 百度百科
2、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杨闇公——《红岩春秋》 2024年第10期26-27,共2页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