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由外卖平台掀起的“0元奶茶”补贴大战,看似消费者薅到了羊毛,实则引发了连锁反应:商家爆单瘫痪、骑手累到虚脱、大量奶茶被弃置浪费、消费者健康亮红灯……表面繁荣下,藏着整个行业被透支的隐忧。
一边是冰箱里塞满的十几杯奶茶,一边是垃圾桶里被成批倒掉的饮品,这场由外卖平台掀起的“0元奶茶”狂欢,正撕开资本大战最荒诞的伤口。
打开手机,点下“0元购”按钮——这个动作在过去的周末席卷全国。美团、淘宝闪购、京东三大平台狂撒“0元奶茶券”、“满18减18”红包,消费者像赶集一样涌向奶茶店。湖北襄阳的张先生一家领了十几张券,下单6杯古茗、3杯喜茶,店员却告知:“订单瘫痪了,下周再来取吧!”
社交平台上,年轻人晒出塞满奶茶的冰箱,配文直白:“再囤要打胰岛素了”、“今天还没吃饭,已经喝饱了”。更有人一天狂点20单外卖,其中17单0元购,只花了9块钱。薅羊毛的快乐背后,另一组画面却让人笑不出来:南昌蜜雪冰城每晚扔掉20-30杯无人奶茶,四川沪上阿姨堆积200多杯饮品直到打烊。
这场看似“白送”的盛宴,正让整个产业链付出惨痛代价。
平台撒钱有多疯?
消费者彻底杀红了眼,操作技巧堪比兵法:
非理性消费登峰造极:
南昌红谷滩一家奶茶店老板钟先生苦笑:“今天两个平台1600单,实收才1000多块!”店员累得“话都说不出来”。古茗长虹路店订单爆到瘫痪,直接劝退顾客:“下周再来取吧”。
冰箱塞满了,身体也报警了。单杯奶茶含糖量超40克,是世卫建议上限的1.6倍,密集饮用直接拉响血糖警报。年轻人自嘲“囤胰岛素”,却挡不住“不喝白不喝”的冲动。
表面看是平台撒钱消费者享福,实则产业链末端集体埋单:
贵州遵义餐饮商会一纸倡议书撕开真相:“0元购”本质是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导致商家“不参与则无流量,参与则破价亏损”。监管层已紧急约谈平台,叫停“低水平低价竞争”。
疯狂过后,各方开始“踩刹车”:
消费者也开始清醒:
“现在领券先看糖分标签,选低卡奶茶”,“预约自提专挑上午人少时,不凑热闹了”4——薅羊毛的快乐,终究败给了健康和体验。
当成都瑞幸店员在打烊后,仍要挨个打电话问“您还来取咖啡吗?”;当南昌蜜雪冰城把30杯鲜果茶倒进垃圾桶;当骑手在38℃高温下狂奔120单后瘫坐在路边——这场“0元奶茶”的资本游戏,本质已昭然若揭:用百亿补贴制造的虚假繁荣,终由产业链最脆弱的环节买单。
平台争夺流量入口的闪电战不会停歇——阿里推出“超级星期六”计划,未来100个周六持续发券;京东猛攻小龙虾正餐。但消费者终将明白:薅羊毛的快感只是一时,健康透支和信任流失才是长久之痛。
下次点开“0元奶茶券”时,不妨想想南昌那家小店:1600杯奶茶换1000元收入,背后是多少店员通红的双眼和垃圾桶里酸掉的柠檬茶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