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荷兰芯片接管风波背后:欧洲产业链危机与地缘政治博弈

这场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的闹剧,从9月底闹到现在,已经把欧洲的汽车供应链搅得天翻地覆。安世半导体,本来是荷兰本土企业恩智浦的分支,2017年被中国闻泰科技花27亿美元买下后,总部还搁在荷兰奈梅亨,工厂散布在英国曼彻斯特和德国汉堡这些地方。

它主要做功率半导体,那些小芯片用在汽车电池管理、工业设备和通信基站上,简单说就是汽车电子系统的基本零件,没它不行。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在9月30日下令,用一部1952年的老法《物资供应法》直接插手公司管理,能否决董事会决定,还把首席执行官张学政给暂停了职务。

这事儿一出,中国那边立刻反击,商务部10月4日就禁了安世中国工厂的成品出口,那些在广东东莞封装的芯片没法运到欧洲,供应链直接断了气。

这部长叫文森特·范·奎肯博恩,当时看守内阁刚上台没多久,他就这么干了,没跟欧盟其他国家通气,也没提前知会中国合作伙伴。结果呢,美国那边乐见其成,因为他们早把闻泰科技列在贸易黑名单上,担心技术外流。荷兰政府说这是为了护住欧洲的科技安全,怕中国把生产全移走,导致供应链不稳。

但实际情况是,这么一搞,反而把供应链搞瘫了。批评的人说,这部长经验浅,之前管司法事务,对国际经贸不熟,决策太仓促,等于自找麻烦。闻泰科技那边气坏了,马上说要通过法律护权,还求中国政府帮忙。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10月14日发声,批荷兰这招破坏市场规则,影响全球稳定。

转到欧洲汽车业,这打击来得太猛。安世芯片在汽车里的份额不小,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估算,德国车企每年从中国买的半导体值超50亿欧元,安世占大头。大众汽车沃尔夫斯堡工厂10月10日起就减产,高尔夫和途观车型的电动转向和电池模块缺零件,夜班直接停了。奥迪在英戈尔施塔特基地也跟上,A4生产线单班运行。

宝马慕尼黑工厂评估后,10月12日开始找备用供应商,但换供应商得花两周时间验证质量。法国雷诺-日产联盟10月7日报告,电动车充电控制器库存只剩三天。意大利菲亚特克莱斯勒的SUV车型LED系统也卡壳,荷兰本土的DAF卡车制造商10月8日说,重卡电子控制单元延误交付。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10月9日警告,如果不快点解决,行业会重蹈2021年芯片短缺的覆辙,那时候全球汽车产量少掉上千万辆。

更麻烦的是,这事儿砸在欧洲电动车转型的关键节点上。欧盟计划2035年禁售燃油车,安世在功率管理系统上有技术优势,那些芯片是充电桩和电池控制的核心。现在供应链不确定,转型进度肯定拖后腿。

德国博世公司10月24日发声,说如果安世争端不解决,汽车供应商生产就危险了。沃尔夫斯堡那边大众CEO10月26日对媒体说,目前芯片供应还凑合,但短期内可能出问题。整个行业人心惶惶,股价也晃荡。欧洲车企本来就面对美国关税和电动车销量下滑,现在又来这么一出,等于雪上加霜。

荷兰首相迪克·斯霍夫10月10日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被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围着问,朔尔茨直接说单边行动不靠谱,马克龙强调得内部协调。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0月13日表态,支持护关键基础设施,但行动得合欧盟竞争法,还暗示要审查荷兰这决定。

欧盟2023年出的《欧洲芯片法案》本来想减对外依赖,提升自主生产,但安世这案子暴露了内部不齐心。荷兰这步棋,被看成欧洲对华科技政策收紧的信号,美国制裁升级也推波助澜。美国商务部官员10月15日采访说,支持盟友护技术,但别过度扰乱供应链。这话听着平衡,其实是想让欧洲当枪使。

中国反应挺硬气,商务部长王文涛10月21日和荷兰部长通电话,说接管政治化商业问题,不合适。中国驻荷兰大使馆10月8日声明,要求撤令。中国还禁了安世成品出口,广东那个86万平方英尺的组装厂直接受影响。

闻泰科技10月16日财报说,事件可能波动盈利,但现金流还行。安世中国子公司10月23日公开不认荷兰总部命令,说解雇副总裁张秋明违反劳动法,还自立门户,继续国内销售。这下子,公司内部乱套,荷兰总部控诉中国那边断薪水和系统访问,中国反驳说假消息。

2020年中欧投资协定谈好了,到现在欧洲议会还没批,原因就是投资保护和技术转让有分歧。现在荷兰这么一闹,更添堵。全球化时代,资本和技术流动本该带福利,但地缘政治一紧,各国都从安全角度审视投资。

荷兰想护国家利益,结果伤了作为商业中心的名声。民调显示,部分荷兰人支持护利益,但多数担心经济受损。10月29日荷兰议会选举在即,这事儿成现政府能力考验,部长范·奎肯博恩的前景不明朗,他的党支持率下滑,可能下台。

各方现在忙着灭火。欧盟设工作组协调半导体政策,德国经济部10月24日开紧急会,推动对话。中国敦促荷兰纠正做法,闻泰科技说客户派人去东莞厂监产。大众在找印度或台湾替代,但转换不快。荷兰部长10月22日说,和中国谈解决方案,利益共通。但要完全平息,得花时间和诚意。供应链压力还在持续,欧洲车企短期内得咬牙扛。

这风波暴露了欧洲在半导体上的软肋,依赖中国生产,却又怕技术流失。全球化链条这么脆,一拉就断。荷兰这招,本想稳供应链,结果适得其反。地缘博弈下,经济安全和开放贸易怎么平衡,各国都得掂量。欧洲想自主,得投钱建厂,但芯片法案执行疑虑多,欧洲审计法院4月报告说,达20%市场份额目标难。安世案子提醒大家,单边行动风险大,得集体商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科技   荷兰   地缘   欧洲   产业链   风波   芯片   危机   政治   中国   德国   半导体   欧盟   美国   汽车   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