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小满一定要除湿!早餐把鸡蛋牛奶换成它,孩子脾胃好,吃饭香,精神足,长高个!
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过后,雨水变多,湿气也跟着加重,当湿气过重时,脾就成为湿邪最易攻击的脏器之一。
孩子一旦湿气重,就会没胃口吃饭,整天懒洋洋的不爱动。仔细看,他们的舌苔又白又厚,大便黏糊糊的,冲马桶都冲不干净。要是孩子平时总吃冰淇淋、喝冷饮,那湿气就更难排出去了,家长们可得赶紧重视起来。
所以说,小满节气,一定要除湿!
想帮孩子除湿,重点是要增强脾胃功能。很多家长习惯给孩子早餐喝牛奶、吃鸡蛋,虽然营养好,但小满后,换成茯苓山药小米粥或者红豆薏米粥更合适。让孩子连续吃一周,健脾、祛湿效果特别好!
1、茯苓山药小米粥
材料:茯苓、小米、山药、红枣。
做法:茯苓提前用水泡2小时,小米淘洗干净,山药削皮切块;锅里加水烧开后放入食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盖锅盖煮30分钟。
茯苓能健脾益胃、利水渗湿,帮孩子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没食欲、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问题;山药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缓解孩子拉肚子、胃口差的症状。这碗粥健脾又祛湿,特别适合脾胃弱、湿气重的孩子。
2、红豆薏米粥
材料:红豆、薏米、大米、少量红糖。
做法:将食材分别淘洗干净,薏米、红豆用水提前浸泡4小时。食材全部下锅加水,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1小时,最后加入红糖调味。
红豆能健脾养胃、补血养血、利尿消肿,增强脾胃的消化能力,薏米可以健脾止泻、利水消肿,改善孩子脾虚湿盛导致的腹胀、泄泻的情况。
这碗粥有健脾祛湿、利水消肿的作用,特别适合夏天湿气重的孩子。
小满后如何巩固祛湿?
饮食上要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多给孩子做冬瓜汤、清炒苦瓜这些清淡又祛湿的菜。
每天起床帮孩子拍拍腿、揉揉肚子,促进气血流通,帮助排湿;
天气好就带孩子出去晒太阳,晒晒后背,能把湿气 “晒” 出去。
抓住小满这段时间调理,孩子脾胃好了,湿气没了,吃饭香、精神足,身体也会越来越棒!
今天复诊了一个5岁男孩,就是长期脾虚湿重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第一次来看诊的时候,妈妈特别焦虑,近3个月食欲明显下降,小肚子总是鼓鼓的,大便不成形粘马桶,白天精神状态极差,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变得懒洋洋,身高更是1厘米没长。
我观察孩子的舌苔,厚腻发白,舌边有明显齿痕;手心总是湿漉漉的,身上也黏糊糊的。再结合孩子喜欢喝冰饮料和冰淇淋,综合判断为湿邪困脾,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所以调理以健脾祛湿、益气养血为主。
开方:太子参、炒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砂仁、陈皮、黄芪、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等。(辨证施治,一人一方)
方中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祛湿健脾;砂仁、陈皮行气化湿,醒脾和胃;黄芪、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温中健脾,调和营卫,益气养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祛湿、益气养血之效。
坚持调理了2周,家长反馈孩子食欲明显改善,每餐进食量增加,腹胀感消失,大便逐渐成形,每日1次。
调整处方,继续调理1个月后,孩子体重增加2斤,面色较前红润,舌淡红,舌体稍胖,齿痕变浅,舌苔薄白。
持续调理2个月后复诊,孩子身高增长1.8厘米,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妈妈可开心了。
更新时间:2025-05-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