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八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揭晓青年作家辽京凭《白露春分》摘得首奖

2025年11月1日,第八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青年作家辽京凭作品《白露春分》摘得首奖。颁奖当天,宝珀亦于现场发布了2025文学奖限量款腕表。对表选取宝珀经典V系列全历月相6654与月亮美人日期指示6126两大经典表款,全新“三文鱼色”表盘调和了金之绚烂与棕之温暖,金质摆陀上雕刻着“手持羽毛笔,蘸墨书写”的精美图案,以高级制表礼赞文学精神,于无线分岔的时间绽放灵感的光芒。


2025 年第八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主题为“时间永远分岔”。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提出,时间是包含所有可能性的复杂网络。当下,互联网让我们的生命经验变得单一,而文学的使命正是记述人文“分神”,捕捉现实中的“分岔时间”,直面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首奖评审会上,五位评委——黄子平、黎紫书、陆庆屹、施战军、孙甘露(按名字首字母排序)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评选出辽京作为首奖得主。斯沃琪集团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宝珀中国区副总裁廖信嘉先生,理想国、看理想创始人刘瑞琳女士与评委代表施战军先生共同为其颁发奖杯。文学奖委员会授予辽京由宝珀提供的三十万元人民币奖金,以及宝珀经典V系列腕表一枚。


为首奖得主辽京颁奖


此次入围决名单的五位作者栗鹿、辽京、邵栋、张悦然、子禾(按名字首字母排序),均获得由廖信嘉先生和刘瑞琳女士共同颁发的宝珀青年挚友奖及决选入围作品证书。除辽京获得首奖奖金外,其他四位入围作者均获得由宝珀提供的两万元人民币润笔费,以鼓励青年作家持续创作。“宝珀青年挚友”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互相认可。它代表宝珀欣赏鼓励青年才俊,也代表青年才俊理解认同宝珀的品牌价值观。


廖信嘉先生与刘瑞琳女士为决名单作者颁奖


施战军代表评委团致首奖颁奖词:“在日光与暮色的交互中,将家事、人伦、世相诸多社会因素,融入感触丛生、故事层出的成长,从各自的处境、活法到整体的生命态度,《白露春分》给出了这一代作家深情、沉实而又坚毅、通透的文学表达。”

第八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得主辽京


青年作家辽京表示:“其实我没有做获奖感言的准备,也很意外,感谢在场的评委老师和所有的朋友们,这本小说其实不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小说,但是对我来说,我愿意把它看作是自己第一部真正的长篇小说,来自我自己的生活,跟我自己的童年、家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能出版对我来说就已经是非常快乐的事情,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今天能够得这个奖非常开心、非常荣幸。”

斯沃琪集团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宝珀中国区副总裁廖信嘉先生

斯沃琪集团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宝珀中国区副总裁廖信嘉先生致辞:“‘时间是否分岔’这个话题,简单地去理解,就是在时间中,你做了决定,因此产生了分岔。

回想宝珀的历史,雅克·宝珀先生在1735年的时候决定注册宝珀这个品牌,从此,瑞士制表从匠人时代进入了品牌时代。石英风暴期间,当廉价的石英机芯充斥世界,宝珀以第一枚全世界最小的全历月相表,引领了整个瑞士机械表行业的复兴。宝珀诞生290年以来,无数次分岔铸造了宝珀,也成就了瑞士高级制表的一部分。

2018年,宝珀决定和理想国共同发起‘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八年以来,我们同样面临着很多的分岔和挑战,但文学奖的组织者们,只要用我们的初心、专业、权威和公正态度,去面对所有的不确定性,就可以把文学奖一次次地做好。

无论生活如何分岔,你们、我们、宝珀、理想国、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我们始终会在文学的岔路上相遇。”

入围作者分享创作经验


颁奖现场,入围青年作家们分享了自己的文学经验与创作感受,同时,评委们也分享自己参与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经历感受,一一点评入围决选的五部作品。


第八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决名单入围作者对谈


《1997年的蛹事件》这部小说集诞生在栗鹿生命中的困顿时刻,其中第一篇创作的小说写于2018年,是她生育后的一年,彼时,她辞去了记者工作,正在遭遇产后抑郁,需要重新建立对世界的好奇心。小说集中很重要的一篇《空蛹》,创作于2022年疫情期间,阳台是那时的她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她在那里阅读伍尔夫,也观星,还发现了隔壁邻居在阳台搭建的秘密花园——这位邻居就是小说中“科学家”的原型。

这是一种朴实、平静、幸福的往日生活,她想通过小说将这种生活召回,同时还嵌合了很多她的想象、阅读和亲身经验。栗鹿正在创作的小说《虚室》更加关心当代生活,探讨网络世界对现代人心灵的冲击。小说中患有恐慌症的男士不能搭乘公共交通,家庭也开始出现矛盾。他迷恋上一个女留学生的网络频道,后者在视频中带大家云游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与现实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辽京回忆,《白露春分》写作在疫情期间,那段时间自己的生活处在不稳定和难以预期的状态里,长篇小说的写作使她拥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基点。《白露春分》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它来源于辽京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和经验。“从小听到最多的就是家里的老人跟别人家的老人一起讲八卦、讲邻里的各种事情”,有的发生在十几年前,有的就在昨天,人们在其中穿梭自如,毫无障碍,“像听评书一样”。这部小说想呈现的就是这种穿梭时空的时间感,可能有些细碎、絮絮叨叨,但表达了人性和人情中不太常见的部分。今年,她又出了一本新的小说,仍然聚焦家庭。她将场景置于人物的内心,以此获得更多表达自身想法的自由。

作为在大学中教授创意写作的创作者,邵栋认为创作本能的直觉有时候会胜过专门的策划和技艺。他的小说集《空气吉他》,是他写作博士论文期间的产物,借创作小说来调节写论文时的情绪,同样入围过宝珀理想国文学奖;今年入围的《不上锁的人》,创作于工作对他生活耗损严重的时期,他感觉自己成为了一架“上班机器”。

不过,在阅读契诃夫剧本的过程中,他找回了热情生活的动力。这部小说集距离现实很近,表现互联网时代人的不安全感,以及不安之后可能得到的一些安慰。这本书想通过这样的现实关切,来跟现实做某种意义上的互动。长期关注足球联赛的他,正在创作长篇小说名叫《影子前锋》——一个在现代足球战术中行将消失的位置。“我身边的人对于足球的热情也在慢慢消失,或者说,某种经济上行期的热情、那种蓬勃的东西在消失,我希望写一部小说回忆这种感情。”

张悦然表示,《天鹅旅馆》前后创作过两次,第一次是一部中篇小说,但没有发表,因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没有叙述完整,“我想表达的是两个女人在特殊情境下权力关系的变化”。她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特别的社会情境中,一方面社会阶层稳固到难以穿透,另一方面上位者的权力也非常脆弱,权力在上位者与下位者之间流转。“而我觉得这个情境发生在女人与发生在男人之间会很不相同,我想看看这种权力关系在两个女人之间会产生什么变化。”

在第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她加入了女主人的角色,在与保姆的既有权力关系又有情感关系的纠葛中,她最终完成了自己的表达。目前,她正在创作一篇讨论“双生关系”的长篇小说,因为她在授课时意识到,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在处理双生关系时的角度和方法有很大不同,男性作家偏向于对抗,而女性作家偏向于融合,这很悲伤地说明了“女性天生觉得自己是不完整的,需要找到另一个自己”。

《野蜂飞舞》是子禾最初一批小说的合集。这批小说他陆陆续续写作了四年多时间,在出版前也反复修改和调试,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有了一种小说的感觉,会知道大概怎么样的程度是合适的”。他的写作更多地是在处理自己切身的问题,之后也会扩展到其他重要的生命问题上。目前,他正在集中创作关于母辈的小说,描写她们的家庭、爱情、生育。“很多时候,孩子们对母亲的要求比父亲更多。”迁徙现象也是他关注的话题,“我会感兴趣一个人在路上,如何遇到他自己,如何遭遇他人”。

评委分享评奖感受

五位评委分享了今年审读的感受,并逐一点评了五部决名单入围作品。

第八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对谈


黄子平回忆道,今年因为评奖的缘故,密集地读了一百多本小说,像是进入了小说“中毒”的状态。他认为,我们现在步入了一个叙事疲惫的年代,到处都在讲故事,就连商业也在不断讲故事,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他时常怀念80年代,那时的小说家不爱写故事,甚至以不讲故事为风尚。所以,在这次评选中,他最看重的是那些看起来不成熟、很碎片、很零散,但是能够在“东拉西扯”后,把故事之外的东西写进来的小说。

黎紫书首次参加中国大陆的文学奖评审工作。作为一名文学奖出身的作家,她把文学奖的意义看得很重。在评奖前,她会在内心思量这个奖在文学界的作用、它的评选标准、要托举什么样的青年作家。在以往的评选经历里,她会非常执着于自己看中的作品,想方设法把它“抬举”到舞台上。但她坦言,此次评选过程中没有出现让她愿意如此坚持的作品,“这也是今天早上评奖进行得比较顺利的原因”。

陆庆屹回忆了整个评选过程,他认为,可能因为我们处于网络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十分接近,所以这次入围的作品普遍缺乏地域特征,很少在作品中见到人与地域之间的独特联系。对于评选标准,他说,自己不喜欢意图过于清晰的作品,而是偏好有个性、有好奇心,能够向外张望、向内反省的作品,“真诚”是他最看重的品质。对于此次入围短名单的五部作品,他认为风格都比较鲜明,从语言、思维、文学技巧等维度丰富了他的视野。

施战军通过对时间的类比,形容了五部作品带给他的原初感受:《野蜂飞舞》是“时间的声音”;《天鹅旅馆》是“时间的结构”,这是一部很洋气的小说,带有一定的国际性的思考;《不上锁的人》是“时间的工具”,好像修表匠技术娴熟地调整钟表;《白露春分》是“时间的秘密”,时间在不同代际的人身上流过,小说在秘密和昭然若揭之间,作者以隐忍的态度记录;《1997年的蛹事件》则是“对时间的挽留”,将时间不同的走向、看清与看不清的都写进来。

孙甘露观察发现,此次入围的作者经历、受教育背景乃至工作都非常相近。或许是因为这样的相似性,此次入围的作品差异性不强、特异性不明显。他觉得,这也许是时代的文化氛围对创作者带来的影响。他说,贡布里希曾打过一个比方:旗帜在飘扬,其实是风在吹。那么,这个支配写作者的时代力量是什么?“非常值得玩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时尚   理想国   春分   文学奖   作家   青年   白露   分岔   时间   小说   作品   评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