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秃头的烦恼却十分相似。在加班、焦虑、失眠中挣扎的当代年轻人正在加速变秃。2024年的一项数据显示,假发日均搜索人数同比增长207%,搜索次数增长204%。其中超过70%的搜索者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就像中国各个古镇售卖的纪念品大多产自浙江义乌,大家在各个平台悄悄下单的假发,也大部分来自河南许昌——这座早在“胖东来”闻名全国之前,就已成为全球假发之都的县城。
更令人惊讶的是,全球每卖出十顶假发,就有六顶来自许昌;而许昌假发最大的海外买主并非时尚的欧美日韩,而是非洲。
假发行业“第一股”瑞贝卡的上市,正是得益于非洲消费者的支持。这背后是一段曲折的奋斗史:上世纪九十年代前,许昌只有一些假发小作坊,起源于明朝的戏曲道具制作。
虽手艺人众多,但规模小、技术薄弱、不成体系,在全球假发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仅能完成收发、清洗、梳理等基础加工,连代工都算不上,只能靠卖原材料赚取微薄利润。经海外中间商精加工后的假发头套,身价能翻几十上百倍,巨大的差价令人心动。
技术突围是唯一的翻身之路。假发头套虽非高科技,但制作工艺包含五十多道工序,关键设备“三连机”全国仅青岛几家假发厂拥有,且技术不外传。一穷二白的许昌人只能靠偷师加自研。
瑞贝卡创始人郑有权亲自前往青岛,找到一位退休老师傅,千辛万苦获取了一张“三连机”结构的手绘草图,再联合机械制造厂攻关,最终于1990年造出许昌第一台“三连机”。
此后,瑞贝卡持续积累技术,逐步掌握荡发、色发、工艺发的整套工艺,并以自有品牌出口海外。非洲成为其最大突破口——非洲人头发粗卷、造型难度高且消费能力有限,传统假发制造商望而却步,而“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优势恰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借助非洲市场的快速拓展,瑞贝卡于2003年成功上市,并逐步建立起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迅速超越日韩,成为假发行业新王者。
在瑞贝卡的带动下,许昌掀起一股假发制造热潮,各类发制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地方政府顺势而为:
一方面夯实基础,推出各项扶持政策,牵线高校与研究机构助力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科研创新、专利申报,提升核心竞争力——例如长期依赖进口的纤维发丝,就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技术突破;
另一方面狠抓销售,为帮助企业出海,建成四个跨境电商综合园区,包括国内首个集全球假发分播中心、智能物流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于一体的跨境电商创新产业基地,还与速卖通成立全球首个跨境直播基地。2024年,TikTok假发类目的第一品牌OQKL也来自许昌。
如今,许昌假发产业已从零散小作坊发展为庞大完善的产业链:
相关经营企业超四千家,从业者超三十万人;产品涵盖三大类六大系列三千多个品种,远销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美市场占有率超40%,在非洲更超过70%,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假发之都”。
从明朝的戏曲道具到全球假发之都,许昌的故事印证:没有天生注定的命运,只有后天逆袭的可能。
当非洲时尚博主戴着许昌假发在TikTok收获百万点赞,当华尔街精英用许昌发片掩盖脱发,当东京Coser用许昌彩发展现二次元魅力,这座中原小城已悄然成为全球化最生动的注脚。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