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新而论丨“偷”甘蔗别假戏真做 有约束的快乐胜过无底线的狂欢

【来源:江苏新闻】

近日,四川眉山一甘蔗地老板推出沉浸式体验“偷甘蔗”游戏,只要是“偷”出来的,每根甘蔗付费9.9元,但要是被NPC抓到,就得付15.9元。

这不就是80后90后的回忆——现实版“开心农场”?对于更年轻的群体而言,在规则边界内的“叛逆体验”,也是释放压力的出口选择。一片普通的甘蔗地转化为游戏互动场景,大幅升级了农产品的附加情感价值,印证了创意对乡村资源的激活力量。

难怪还容不得我们细想,“偷”来的甘蔗是不是更甜,结果现在甘蔗地里,“小偷”的数量,已经快赶上甘蔗的数量了!活动火爆到老板一天只睡两小时,连狗都累得生无可恋!

但老板没想到,顾客人数几何级暴增,带来的不仅是运营压力,还有场面失控。有的顾客入戏太深,为了“偷”到甘蔗,闯入非游戏区域,还有的顾客边吃边砍,或是被抓到就扔掉甘蔗,糟蹋农作物的场景,属实让人心痛!包括在夜间,众人手持刀具在甘蔗地你追我赶,万一摔倒、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甘蔗地老板重新修改规则:增设2.99元入场费,无论“偷”没“偷”成,甘蔗价格统一为每根9.9元,被抓到的游客只需当众展示才艺,并指认“盗窃”现场,同时增加安保力量,并允许游客“反水”,协助NPC抓“小偷”。

可能游戏规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这个改进思路,值得点赞。田间地头的创意,不能仅以“偷”为卖点。回归童真和生活解压之余,也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保持清醒:“有约束的快乐”,远比无底线的狂欢更有持久力。一旦出现破窗效应,哪怕是一片小小的甘蔗地,也会带来无尽的失控。

所以,别让“偷”的乐趣,沦为失范的借口。人性对趣味的追求,需要规则的引导;营销中手段的创新,也需要文明的兜底,才能让这些创意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 丨 褚启明

编辑 | 圆圆

新闻线索征集热线:

025-83195110

邮箱:jstvinews@163.com

热点推荐

点亮

,关注更多最新消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数码   假戏真做   甘蔗   底线   快乐   创意   老板   顾客   江苏   规则   眉山   游戏   小偷   场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