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没见,盒子又扁了”。
看着只有3cm高的半球碗,底部还鼓起一个大包,碗内根本就装不下多少吃的,难怪网友都说它“吃香难看”。
曾经,紫燕百味鸡等同于“国民佐餐”和“外卖之光”,是性价比的代名词。
一份二十块钱出头的卤味,配上一碗米饭,就是一顿踏实而满足的晚餐。
可如今,人们愤怒地发现,那个曾经的“午饭救星”,已经悄然变成了面目狰狞的“价格刺客”。
有人晒出账单,一份套餐在短短五个月里,价格就从20.8元飙升至27.4元,涨幅高达31.7%。
而价格飞涨的同时,分量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水。
更要命的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把紫燕百味鸡拉进了舆论的漩涡。
你说,这样的一个品牌,怎么可能不凉?
凭心而论,紫燕百味鸡能有如此辉煌着实不易。
不由得让人想问,那个从江苏徐州走向全国,由钟春发夫妇在1989年创立的亲民品牌,究竟怎么了?是什么力量,让它一步步背叛了最初的信徒?
答案,或许就藏在一个失衡的利益天平背后,而消费者和一线加盟商,正是被无情牺牲的两端。
面对汹涌的涨价质疑,紫燕官方总会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原材料成本上涨。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却经不起推敲。
市场数据显示,无论是牛肉还是鸡肉,其价格走势都是有涨有跌,但紫燕的菜单价格却只进不退。
真正吞噬掉消费者钱包和加盟商利润的,并非飘忽不定的原材料,而是一个隐秘而强大的“中间层”——经销商。
紫燕的商业版图,绝大部分并非由公司直接管理。
超过95%的门店,都处在“公司—经销商—加盟店”这条长长的链条末端。而经销商,正是这个链条上权力最大、获利最丰厚的一环。
他们如同区域的“土皇帝”,掌握着加盟商的生杀大权。
公司规定加盟费一年8000元,到了经销商手里,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向加盟商收取12000元。这还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利润大头在供货差价上。
以招牌产品夫妻肺片为例,公司卖给直营店和经销商的供货价,每千克差价竟能高达80.62元。
消费者抱怨价格太贵,吃不起。加盟商夹在中间,利润微薄,苦不堪言。上市公司本身,也未必赚得盆满钵满。
那么钱去哪了?答案是大量价值被截留在了经销商这个巨大的“黑箱”之中。
为了让高昂的单价看起来不那么刺眼,紫燕还采用了一种极具迷惑性的定价策略——以“250克”为计价单位。
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落入这个精心设计的数字陷阱。
如果说价格刺痛的是钱包,那么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则直接动摇了品牌的根基。
就在今年,某知名测评平台的一纸报告,将紫燕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报告显示,送检的多个样品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严重超标,其中一个样本的大肠菌群超标值,达到了惊人的290倍。
一时间,大量网友涌出来分享自己食用后腹泻、肠胃不适的经历。大肠菌群超标,通常与粪便污染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个常识让无数消费者感到生理性不适。
面对危机,紫燕的公关操作堪称灾难:关闭评论区、拉黑网友,并在官方声明中暗示问题可能出在运输或门店环节,声称产品出厂时是合格的。
这番“甩锅式”回应,恰恰暴露了其管理模式的致命缺陷。
当公司将加盟商的管理权下放给经销商,就等于默许了一片品控“飞地”的存在。
经销商的核心利益在于尽可能多地发展加盟店、销售更多的产品,至于门店后厨的卫生状况、操作流程是否规范,这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成本进行监督的事情,显然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任何一个理性的商业实体,都不会对如此失控的局面坐视不管。
紫燕的管理层难道不知道经销商模式的弊病吗?他们当然知道。但之所以迟迟不敢“动刀”,根源在于一层难以割舍的历史“枷锁”。
这些如今掌控着区域市场、权势熏天的经销商,大多是当年跟随钟氏家族打江山的“肱骨之臣”。
从1996年儿子钟怀军接手生意,到1997年将总部迁至南京,再到2000年挺进上海,紫燕从一个徐州小店扩张为全国性品牌,经销商们功不可没。
他们是紫燕商业帝国的“助推器”,是品牌迅速铺开超过6300家门店、并最终在2022年9月26日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托举人”。
上市,曾让紫燕市值一度突破百亿,成为卤味行业第四家上市公司,风光无限。
然而,当资本市场的聚光灯打来,这套成就了它的陈旧体系,也成了阻碍它健康发展的最大桎梏。
人们常说“上岸第一剑,先斩托举人”,但对于紫燕而言,它面临的困境恰恰是“不敢斩”。
这些与公司深度绑定的“老臣”,早已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
如何进行“去老臣化”的改革,如何在不引发剧烈动荡的前提下,收回对终端的掌控权,成了一道无比棘手的难题。
紫燕就这样陷入了既想挽回消费者信任,又不想伤害“老臣”情面的两难境地,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品牌声誉在一次次危机中被不断消耗。
紫燕,这个名字的寓意,是希望像紫燕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但如今,它那高昂的价格、缩水的包装和堪忧的品控,却正在将自己与“寻常百姓”越推越远。
那个曾经由钟怀军决策,从“鸭”转向“鸡”,靠着“百味鸡”和“夫妻肺片”杀出重围的品牌,似乎忘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基。
紫燕的自救之路,不在于营销,而在于一场深刻的“外科手术”。
它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重塑与加盟商、消费者的利益分配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经销商这一“中间梗阻”。
唯有如此,那只迷途的紫燕,才有可能重新找到回家的路,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