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再现600年运河之都的繁华

“一条大河波浪宽,我家就在岸上住……”每当听到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你是否知道,这条大河就是京杭大运河上的济宁段,别怀疑我的说法,因为乔羽就是济宁人。

济宁被称为“运河之都”,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地处黄运要冲,漕渠咽喉,是古人治水智慧和运河水利科技的集中体现之地。最为重要的是,济宁是元明清三代中央级河道管理机构驻扎地,也就是当时河道最高的管理机构(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水利部)驻地。

济宁古槐路上济宁市博物馆对面,有一座开放不久的公园“济宁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河道总督署遗址就在这里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道总督署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史建筑均已损毁,现仅发掘出砖础、灰坑、房址、建筑基址、道路、砖铺路面、砖砌排水沟、集水井、水池等各类遗迹,以及残碑、官箴残碑及陶器、瓷器、铜钱、建筑构件等。

河道总督署遗址东南角有一座仿古的现代建筑,这儿就是河道总督署展示馆,想要了解济宁运河的前世今生,一睹运河之都600年的繁华,那必须是得走进去看一看。

展示馆共分三层,分别以“运道之中 漕渠咽喉”、“河督驻节 运河中枢”、“砥柱中原 转漕上国”、“以智治水 济运利漕”、“襟带四方 因署兴城”与“河城共荣 运都风华”等六个部分,详细介绍了济宁在运河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大运河的变迁和治理,重点介绍了历代河道管理机构(河道总督署)的相关情况。

从这里,大运河仿佛一幅巨型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代治水名人林则徐、白英、靳辅、宋礼、郭守敬、潘季驯、朱之锡等一个个从中走来,壮观威武的河道总督署衙门,人流攒动,一道道的法令从这里发出,南旺分水枢纽、天井闸、戴村坝诠释着古人的智慧,运河中的千帆竞航,南来北往的商贾文人,文化如运河之水,渊源流长,运河之都盛景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发展。

《太白楼赋》、《九省运河全源水利情形图》、《运河全图》等珍贵展品,尤其是《运河全图》,其精美不亚于《清明上河图》,这让我们再次感叹运河与济宁共荣的历史大剧。尤其明清两代,“百物聚处,客商往来,南北通衢,不分昼夜”,“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成为山东运河沿线最为繁华的运河城市。

拂去岁月尘埃,当河道总督署遗迹展示在我们面前,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坚毅,顺势造物的智慧,掀开运河之都济宁千年的记忆。

运河总督署遗址,尤其是展示馆,再现了济宁与大运河河城共生的历史。地处黄运要冲,漕渠咽喉的济宁,对于大运河的南北通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运河对于济宁历史文化大发展更是影响深远。

沿着山东看运河,我希望这样的遗存和博物馆多一些,再多一些,让运河中的帆船走的远一些,再远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济宁   总督   河道   运河   大河   历史   大运河   管理机构   咽喉   遗址   繁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