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不少朋友在孕期确诊了妊娠糖尿病,她们开始严格控制饮食:喝豆浆不放糖,加餐只选低糖食物,甚至一度认为“妊娠糖尿病孕妇就不能吃碳水”。
2025年《柳叶刀》最新研究指出,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全球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我国每6位孕妈中就有1位“糖妈妈”。
因处于妊娠期这一特殊时期,因此孕妈妈的血糖标准要严于普通人群:
空腹血糖:<5.1mmol/L
餐后1小时:<10.0mmol/L
餐后2小时:<8.5mmol/L1
建议筛查时间:所有孕妇需在孕24-28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高危人群(如肥胖、高龄、糖尿病家族史)建议提前至孕前或孕早期筛查。
若女性朋友们在孕期血糖失控,不仅增加孕妇难产、早产风险,更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脑损伤等不可逆残疾。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孕妇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其中有三个坏习惯危害最大,正在悄悄将你推向高风险人群。而最后一个,可能正是你每天都在做的事。
高糖饮食的隐形危害
很多孕妇由于孕期口味变化,特别钟爱甜食。蛋糕、甜点、含糖饮料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却不知这习惯正悄悄将她们推向妊娠糖尿病的边缘。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大规模评估发现,过量摄入甜食会显著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在孕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天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此时若摄入过多糖分,血糖调节系统将不堪重负。
“孕妇在孕期要改掉自己喜欢吃甜食的习惯,或者控制摄入量,才能避免因摄入过多糖而引发糖尿病。”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孕妇并未意识到某些“健康食品”的含糖量。我之前接触了一位妊娠糖尿病的女士就曾感慨:“原来燕麦粥煮得太烂也会升糖!”
盲目进补不计热量
第二个危险习惯源于爱的误区,为了胎儿发育而盲目摄入高热量食物。很多孕妇吃东西不计算热量,认为“一人吃两人补”,摄入过多高脂肪、高营养的食物。这种习惯导致每天热量摄入超标,体重增加过快,从而诱发血糖上升。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临床上我们都会建议怀孕女性孕前体重正常者孕期增重11-16公斤,超重者增重7-11公斤,肥胖者增重5-9公斤。
孕期增重超标者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增加。单周体重增长不应超过0.5公斤,体重管理需贯穿整个孕期,尤其在孕中期后更需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
在医院的妊娠糖尿病营养门诊,科室的营养医生会用实物模型展示250克米饭、100克肉类等标准分量,指导孕妈妈精准配餐,避免热量超标。
久坐不动的巨大风险
第三个习惯最为隐蔽,也最普遍。你可能每天都在做,那就是久坐不动。
有的是因为上班要久坐,有的是因为居家看电视躺着玩手机久坐久躺。
很多孕妇在孕期变得“懒”,每天吃很多食物却不怎么起身运动。尤其是一些体重较大的孕妇,更容易陷入这种静态生活方式,这个时候其实需要家属们在一旁监督。
事实上,身体活动强度最大的女性,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比活动强度最低的女性低。
建议大家可以胎儿稳定的情况下,在孕中期每坐30分钟起身活动3-5分钟,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每周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
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能正常交谈为宜。运动时间应均匀分配至3-5天,单次持续20-30分钟。
孕早期和孕晚期根据实际情况减少运动量,每个人的孕期情况和体质不一样,具体可以咨询主治医生的建议进行安排。
女性朋友如果想改变这三大危险习惯,是需要科学的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在饮食方面,应采取低血糖指数饮食模式,每日主食中全谷物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每日25-30克,选择豆类、绿叶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分5-6餐进食可避免血糖大幅波动,特别要注意晚餐碳水化合物占比不超过全日总量的30%。
运动方面,把握“黄金30分钟”原则——每餐后散步10分钟,尤其是餐后30分钟进行运动,能有效降低血糖峰值。
我们特别强调餐后30分钟这个黄金运动时段,这个时候动一动是能很好的稳定血糖,你的血糖波动不会那么大。
另外,也是比较重要的,孕期的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因为长期紧张焦虑会升高皮质醇水平,加剧血糖代谢异常。孕妈妈可以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每天保证7-9小时优质睡眠。
孕妇的家人可以多参与支持,定期带着孕妈多测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很多医院都有免费的学习课程,可以陪同一期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孕期健康知识。
其实,临床上一些妊娠期糖尿病致残案例可通过早期干预避免。所以各位女性孕期朋友们也不要太担忧,日常多做一些改变,一次小小的习惯改变,可能守护两代人的健康未来。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