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系统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稍不注意就可能诱发不适。掌握科学的夏日养生方法,才能平安度夏。
一、稳住血压,警惕“热应激”
夏季气温升高,人体血管容易扩张,血压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此时千万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因为高温天气下,人体出汗多、睡眠质量下降,加上情绪波动,血压反而可能出现波动。
- 定期监测血压,建议每天早晚各测一次,做好记录,及时反馈给医生,由医生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用药。
- 避免突然进入温差过大的环境(如从高温户外直接进入空调房),以免血管突然收缩导致血压骤升。
二、科学补水,别等口渴才喝
夏季出汗多,身体水分流失快,血液容易浓缩,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诱发心梗、脑梗等。
- 少量多次补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以温白开水或淡茶水为宜,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 少喝含糖饮料、冰镇饮品,过冷的饮品可能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
-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喝些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补充流失的钠、钾等元素。
三、合理饮食,清淡不贪凉
夏季人的消化功能会有所减弱,饮食不当易加重心脏负担。
- 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香蕉等),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同时控制盐分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高油、高糖、高胆固醇食物。
- 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以免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血管意外。
- 晚餐不宜过饱,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睡眠和心脏功能。
四、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高温天气下,人体能量消耗大,更需要充足的休息来维持心脏功能。
- 保证充足睡眠,尽量早睡早起,午休15-30分钟(不宜过长),有助于恢复体力,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升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
- 减少剧烈运动,选择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
五、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夏季易让人烦躁不安,情绪激动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等。
- 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下棋、与家人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减少因闷热环境引发的烦躁情绪,外出时做好防晒,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
六、警惕信号,及时就医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若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就医:
- 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且休息后不缓解;
- 头晕、头痛、血压波动明显;
- 下肢水肿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
夏季对心血管患者是一道“考验关”,但只要做好以上几点,科学养生,就能有效降低风险,安然度过炎炎夏日。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