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炒八掺,要爆了!
河南人对待主食到底可以有多任性?八种主食放在同一口锅里炒,炒到连锅都要晕碳了,热气腾腾地“一通乱炒”,让人一口蒜、一口面地根本停不下来,这是主食大省河南最新整出的活。面对这种“碳水集群武器”,有人开车40公里专程前来吃,有人甚至从海南坐飞机飞过来排队。
这个“晕碳大礼包”就是河南郑州的炒八掺。一家藏在居民楼里、开了十几年的小店,一大早就有两百人排队,堪称“炒面界的labubu”,想要体验一把晕碳的飘飘欲仙着实不容易。所谓八掺,就是把凉皮、米皮、牛筋面、擀面皮、炒面、炒饼、面筋、热干面等八种主食掺在一起炒制,再严重的选择困难症都能给你治好。
不起眼的街边门脸,藏着“网红炒八掺”。 图/高有乾
这种做法是小店老板逐步发明的,有顾客想掺,加着加着,种类就越加越多,一大锅炒出来只要12元,实惠。掺着吃在河南很常见,胡辣汤掺豆腐脑,凉皮掺擀面皮,米线掺麻辣烫,连凉菜都可以掺,这是河南人自己的“麦门1+1随心配”。外地人看了不禁要问:为啥河南人吃饭这么爱掺?
你最爱的“主食搭子”是什么? 摄影/脆脆
河南人,你有多久没有在吃饭的时候不要两掺了?
要说“掺”,河南最经典的就是早餐的“两掺儿”:胡辣汤辛辣浓郁,豆腐脑嫩滑清淡,一半是猛烈,一半是柔和,这是河南人的饮食“太极图”。河南孩子自打有记忆起,看到的就是这种吃法。这么吃既“够味”,又不至于让口腔和肠胃承担太多胡辣汤的冲击,还可以多吃一种食物,得劲。
胡辣汤掺豆腐脑。 摄影/洛阳一只毛桃
郑州有家老店——姐弟俩土豆粉,最早卖土豆粉,后来开始加入刀削面,最后变成单独的一道“两掺儿”。滑溜的土豆粉配上筋道的刀削面,一筷子下去既有粉的嫩,又有面的弹,这种差异形成一种微妙的和谐,也难怪这是店里卖得最好的爆款。
也有的老店一道炒三掺能卖二十年长盛不衰。三掺掺的是凉粉、凉皮、米皮,一上桌,看上去是“稀里糊涂”一片,一口下去先是麻酱和孜然的香味,接着就是三种碳水截然不同的口感在嘴里打擂台,让人很难分辨究竟谁的口感更胜一筹,只是感觉这种“稀里糊涂”还怪好吃嘞。就连凉皮摊前,“凉皮掺擀面皮”、“凉皮掺米皮”也是常点的组合,不同的质感裹挟着同一份蒜水红油,外地人第一次来吃也会觉得该掺,不掺就不对了。
凉皮掺米皮。 摄影/美美羊
河南人在家做饭更是把“掺”发挥到极致。天气凉下来,河南烩菜的出场机会就多了。五花肉煸出油脂,再把白菜、豆腐、粉条、海带、萝卜一股脑下锅慢炖,炖到白菜软塌、豆腐裹着肉香、粉条吸满汤汁,一口下去荤素都有,鲜香味厚。还有更简单的“掺”,中午剩下的红烧肉、炒豆角、炒萝卜,反正甭管什么菜,也别管搭不搭,统统丢进锅里,一热就是一道新菜,既不浪费,又能“掺”出一锅家常味。
烩菜是真正的掺万物。 摄影/洛阳一只毛桃
这些“掺”出来的食物,可能并没有漂亮的卖相,只有实在的心意。多一种食材,就多一份口感,也多一份划算。这里头透着河南人过日子的质朴:不讲究花哨,只追求好吃、管饱。在河南吃顿饭,还能见到米线掺麻辣烫、粉浆面条热豆腐两掺儿、凉菜两掺儿……有的时候也让人不禁怀疑,河南人吃自助餐会不会变成“自助掺”?
凉菜三掺。 摄影/美美羊
为啥河南人吃饭这么爱掺?
在河南的饭桌上,“掺”并不是随意的混搭,而是讲求实用主义的体现,在这片最“中”的土地上,干啥都得讲究调和,吃饭也不例外。
热乎乎、材料丰富的砂锅,很能体现调和的思维。 摄影/陈雪松
河南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省,重体力劳动留下的影响之一,就是吃饭看重扛饿、顶饱,饮食习惯自然而然地朝着“实在”的方向大步迈进。早上来碗两掺儿,不配上水煎包、油馍头、牛肉盒子怎么够?一碗烩面,面条要足,配菜里的羊肉、木耳、海带、豆腐丝、鹌鹑蛋也得齐齐亮相,食物一定要丰富,河南人喜欢这种“舌尖上的热闹”。此外,“掺”也体现出了因繁就简、因陋就简的思维方式,历史上的河南并不一直算是富庶大省,可一直是人口大省,家里有啥就吃啥,东西不够就掺一下,这也是一种实在。
到河南最不能错过的就是烩面。 摄影/谷堆
在本地饮食中掺进外来饮食的元素,更显示出了河南人的宽厚和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工业遍地开花,河南也是工业重镇。很多南方人来河南支援建设,也带来了家乡味道,河南人没有把将其拒之门外,反而慢慢融入本地喜好,让它们变成了“河南嘞”。
郑州的黄汤拉面,据说是上海人来到郑州时带来了咖喱,郑州人把这外来调料融进了本地烩面里,慢慢又演变为黄汤牛肉拉面,现在放咖喱的烩面反倒少见了。洛阳的糖醋排骨,也是相似的故事。大批上海人来到洛阳,甚至让这里出现了一个“上海市场”。他们带来了典型江南口味的糖醋排骨,逐渐变成了洛阳宴席上的常见菜。
郑州黄汤拉面。 摄影/郭萌
“掺”其实也是一种“去精致化”,不需要摆盘,不需要卖相,只需要好吃。对于受够了预制菜和漂亮饭的人来说,能无拘无束地吃一盘爆炒碳水,是值得珍惜的体验。这大概也是炒八掺走红的原因之一。
炒八掺每天都在排队。 摄影/光影谦谦、谷堆
面对“泼天流量”,炒八掺的大爷“炒勺都抡出了火星子”,抽根烟的时间都没了,甚至不得不开始限购,尽量满足更多食客的需求。据说,大爷在周末还会主动下调1元,照顾在外的打工人。这种并不起眼的食物能引发“轰动”,自然也是触发了人们骨子里对烟火气和人情味天生的亲近。无论是几掺,除了体现出商家对顾客需求的照顾,也体现出人们追求轻松自在和简单美味的愿望。在自己感到舒服的环境里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这是最质朴的快乐。
八种主食一起炒,哪个碳水爱好者能拒绝? 摄影/光影谦谦
编辑 | 伊森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封图 | 美美羊
首图 | 光影谦谦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