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志为啥集体反对李鹏当部长?陈云拍桌子:年轻人上不来咋整!

2014年7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国电力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了一本国务院前总理李鹏的《李鹏回忆录(1928-1983)》。

这本李鹏同志亲自撰写的回忆录共16章,48万余字,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在书中,李鹏不仅回忆了和妻子朱琳相识、相知并共同抚育小鹏、小琳和小勇三个孩子的家庭生活,也记叙了自己和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颖超、李富春等革命元勋交往的经历,还记录了自己是怎样从一名烈士遗孤,成长为共和国总理的过程。

一、

李鹏1928年生于g wh 革命家庭,幼年时,其父亲李硕勋烈士被敌人残忍杀害。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像父亲一样,投身革命事业。

1939年,中央派邓颖超将李鹏接到重庆,交由著名教育家吴玉章照顾。在吴玉章家,李鹏认识了吴玉章的儿子吴震寰。

吴震寰曾留学法国,在法国学的是水电工程专业。闲暇无事时,他给李鹏讲了很多关于水力发电的知识,李鹏也由此对水电方面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多年以后,李鹏回忆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水力发电,没想到后来竟成为我终生倾注的专业。”

1940年秋,组织上出于安全考虑,准备将正在重庆育才学校学习的李鹏送往延安。临走前,周恩来将李鹏接到自己的住处,询问李鹏的学业情况。李鹏拿起桌上的一张《新华日报》,先是将报上的社论朗诵了一遍,又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篇社论的要点总结了一下,周恩来听后对李鹏大为称赞,并勉励李鹏继续努力,将来成长为一名对人民有用的人材。

当时的李鹏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李远芃。周恩来对他鹏说:“芃这个字比较生僻。我帮你改个名字吧,把'芃'改为大鹏的‘鹏’,这个名字意味着对你的希望,希望你将来为革命、为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这时起,李远芃正式改名“李鹏”。

不久后,李鹏被送到延安,进入延安中学学习。

1943年7月的一天,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特意将李鹏接到杨家岭,询问李鹏在延安的学习情况。在得知李鹏各项成绩都很优秀,且有志投身水电事业后。周恩来十分高兴,勉励李鹏好好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多学知识,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1948年8月,党中央决定选派21名青年去苏联学习科学技术。当时选派的标准十分严格,要求这些人必须是烈士和干部子弟。他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学成归来、建设祖国。李鹏幸运地成为这21名青年中的一员,被送到了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学习。

二、

1955年,李鹏结束了在苏联的留学生活,学成回国。回国后,他放弃了在北京的工作机会,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组织上综合考虑后,将他安排到东北的丰满发电厂,当了一名工程师。

1958年9月,邓小平、李富春、蔡畅等中央负责同志到东北考察。其中一项考察任务,便是到吉林丰满水电厂视察。

邓小平得知李鹏正在丰满水电厂工作,于是点名要李鹏陪同,并要听李鹏的汇报。

说起来,邓小平和李鹏的父亲是一对老战友。1931年,李鹏的父亲李硕勋来到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建立的红七军担任政委。而在他之前担任政委的,正是邓小平。

在在陪同几位领导参观丰满水电厂期间,邓小平问李鹏:有人反映丰满发电厂用水量太大,这是怎么回事?

李鹏告诉邓小平:“今年吉林遭遇大旱,再加上用电量的增长,以及需向吉林市的化工区和吉林热电厂供水,所以水位有所下降。请领导们放心,我们一定保证水库的水能供应上,保证吉林的生产建设需要!”

听了李鹏的话,邓小平非常满意。他鼓励李鹏说:“你不要听那些话,要学会按经济规律办,用棉花把两个耳朵塞住,照样工作。”

三、

就在李鹏准备在电力待业大显身手的时候,他却莫名其妙地在1959年的反右倾运动中,被人批评执行“三面红旗”不力,说他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这些人的理由是:在“大炼钢铁”时,李鹏不同意将某些人提出的将丰满电厂的发电设备用到炼铁的小高炉上,是和中央对着干。

幸运的是,由于电厂绝大多数工人的力保,李鹏最终涉险过关,没有被打成“右派”。一些想整倒李鹏的人对此很不满意,还是想办法将李鹏挤出了丰满电厂。

1960年8月,李鹏被调到辽吉电管局,担任副总工程师一职。

1966年,中国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在北京供电局的书记、局长和几位副局长都被打倒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李鹏被中央从东北调回北京,担任北京供电局代理书记一职。

李鹏刚一进京,总理便派人告诉李鹏:现在的北京形势比较混乱,李鹏的任务,是保证北京的供电不出问题,保证北京的社会秩序的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

李鹏走马上任后,想尽了一切办法,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终于确保了北京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的电力供应。他的能力,也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为了解决北京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李鹏还对原有的北京高井电厂进行了扩建,并牵头新建了唐山陡河电厂。

1976年7月,唐山地区发生了大地震。李鹏立即赶到唐山,指挥电力工人对电网进行抢修,确保抗灾抢险用电的需要。

连日的劳累,也击垮了李鹏的身体。在一次指挥抢修线路时,李鹏因为劳累过度,一头栽倒在了地上。但李鹏却在苏醒后,又第一时间来到抗灾抢险,指挥供电抢修队修复玉田到唐山贾庵子的输电线路。

四、

1979年4月,李鹏被中央任命为电力工业部副部长。

由于十年浩劫的原因,当时的全国缺电局面严重,急需要一批懂业务、有担当的中青年干部站出来挑大梁。因此在1980年召开的全国电业安全生产会议上,中央准备对年富力强的李鹏委以更重要的任务:任命他为电力工业部部长。

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中央征求电力部一些老同志意见时,部分老同志却提出了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李鹏太年轻,资历太浅,让他当部长难以服众。

关键时刻,陈云同志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了李鹏。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会议上,陈云甚至拍起了桌子:“李鹏是从苏联学习回来的,在电力系统工作了30多年,能力有目共睹。年轻人上不来咋整!我赞成提拔李鹏同志当部长!”

陈云的意见,也得到了彭真、薄一波等领导的支持。

陈云很早就见过李鹏。1941年3月,李鹏刚到延安后不久,陈云就派他的警卫员将李鹏带到了自己住的窑洞,并对李鹏回忆自己与他父亲李硕勋的过往。

在那次见面中,陈云回忆说:“1931年5月份的一天,我和你的父亲李硕勋,还有王明、潘汉年等同志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如今,王明、潘汉年和我都还在,唯独你的父亲在海南岛牺牲了。”

1982年2月,中央任命李鹏为水利电力部第一副部长。在一年后的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鹏又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能源、交通、重点建设项目等工作,同时负责编制电力发展规划,加快电力建设步伐,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等工作。

当上副总理后,李鹏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来到江西,视察万安水电站。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李鹏便针对江西缺电日益严重的情况,向中央递交了一份《赣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建议建设万安水利枢纽。

由于种种原因,万安水电站的建设很不顺利。李鹏此次视察,就是要深入现场考察了解情况,向国家提出是缓建还是复工兴建的建议决策。

视察中,李鹏发现万安水电站位于赣江峡谷出口处,地势开阔,与葛洲坝电站有相似之处,是个建设水电站的绝佳之地。于是回京后,他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上向中央汇报了这次去江西的情况,主张万安水电站复工,所需投资1000万元,由电力部安排 500 万元,江西省自筹 500 万元。

在李鹏的关心下,万安水电站几经波折,终于复工兴建。万安水电站采取“工程一次建成,水库分期蓄水”的建设方案,按照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保坝。大坝全长 1104 米,坝高 68米,水库面积10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2.16亿立方米。水电站闸门高140米,宽14米,电站装机50万kw,号称“亚洲第一高闸”。

五、

1988年4月,李鹏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总理。虽然职务出现了变动,但李鹏一直都很关注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在担任国务院总理后,又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电力改革与发展方针,积极推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实现电力系统政企分开,为此后电力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6 年1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国家电力公司的通知》,决定成立国家电力公司,与电力部双轨运行。李鹏在国家电力公司成立大会上提出:改革的目的是要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使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先行作用。新组建的国家电力公司不是政府部门,要有一个新的运行机制,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办事,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退休的李鹏,仍然关心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他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电是特殊商品,无法储存,产供销、发输配售一次完成,整体性、连续性强,必须统一规划、统一调度,才能保证安全第一。这些真知灼见,也是李鹏这位“老电力”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李鹏任电力部长前曾遭多人联名写信反对》

《中国电力》:《李鹏与万安水电站建设二三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电力部   万安   周恩来   延安   唐山   老同志   水电站   北京   丰满   部长   年轻人   集体   中央   电力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