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祜:元后所生,康熙掌上明珠,若他不早逝怎会有九子夺嫡之争呢

只要是提起康熙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康熙朝中后期的九子夺嫡之争。

九子夺嫡

康熙皇帝一生共生有35位皇子,只可惜仅有20位皇子得以长大成人。而这20位长大成人的皇子中,有9位参与了康熙朝中后期的九子夺嫡之争:

康熙朝四妃之一的惠妃乌拉那拉氏(并非纳兰明珠的妹妹)所生的第五子、皇长子胤禔(zhi)

康熙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的第七子、皇次子、皇太子胤礽

康熙朝四妃之一的荣妃马佳氏(康熙早期最得宠后妃)所生的第十子、皇三子胤祉

康熙朝四妃之一的德妃乌雅氏(孝恭仁皇后)所生的第十一子、皇四子胤禛

大清第一位辛者库出身得封妃位的后妃——良妃卫氏所生的第十六子、皇八子胤禩

康熙“眷顾最深”的后妃宜妃郭络罗氏所生的第十七子、皇九子胤禟

康熙所有皇子中尊贵程度仅次于太子,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所生的第十八子、皇十子胤䄉

大清第一位附葬皇陵的皇贵妃——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的第二十二子、皇十三子胤祥

雍正皇帝唯一长大成人的同母弟,孝恭仁皇后所生的第二十三子、皇十四子胤禵

这九位参与夺嫡的皇子,除了胤礽外全部都是康熙庶出的儿子,虽然皇十子胤䄉的出身高贵,其生母温僖贵妃曾统领后宫5年的时间,但毕竟温僖贵妃从未被封、被追封为后,如此一来即便胤䄉的出身再高贵,也是庶子。

因胤礽两立两废,终究没能让康熙满意,最终才选定了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

很多看过清宫剧的,都认为康熙的皇后赫舍里就只有胤礽这一个儿子,也就是说康熙仅有胤礽这一位嫡出的皇子;但实际上,赫舍里皇后还曾为康熙生过一位嫡子,而且因为这位嫡出的皇子出身的恰到好处,康熙将其视作掌上明珠。

若无意外的话,这位嫡长子便是板上钉钉的皇太子,即便是胤礽在他面前都要喊一声“长兄”,不敢与他争夺太子之位。

他就是康熙的第二子、嫡长子承祜!

然而承祜却早逝了,承祜的早夭不仅给了康熙与赫舍里皇后极大地打击,更是直接影响了清史;若承祜不早逝,怎么会有康熙朝中后期的九子夺嫡之争呢?

应该这样说:只要有承祜在,除了胤礽外,另外八位皇子都没有争夺皇储之位的资格。

这不仅跟康熙有强烈立嫡的心思有关,更加跟满清初期的皇位继承制度有关;若有承祜在,九子夺嫡之争中八位庶出的皇子其实压根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他们又怎么会费劲心思去争呢?只会安心做一位逍遥自在的王爷。

他的出身恰到好处

承祜的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第一位皇后。

孝诚仁皇后的出身可谓是显赫至极:

她的曾祖父硕色与曾叔祖希福,出身海西女真四部之一哈达部贵族,站在后金时期归降太祖皇帝;因通晓满蒙汉三种语言而被赐予“巴什克”(博士)的称号,深得太祖、太宗两朝皇帝的器重;尤其是希福,深得太宗皇帝器重,被授予弘文院大学士(清朝内阁的前身,入阁拜相)。

她的祖父索尼,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不仅立下不少战功,而且在深得太宗、顺治两朝皇帝的器重与宠信,而位极人臣,甚至被顺治帝任命为辅政大臣之首;

她的父亲噶布喇,是索尼的长子噶布喇虽然不是康熙最为器重的一位臣子,但照样位至领侍卫内大臣、晋封一等公;

她的叔叔索额图,是索尼第三子,也是索尼几个儿子最得康熙器重的一位,位极人臣。

她的两位姑姑,一位嫁到了根深蒂固的岳乐家族(嫁给了安亲王岳乐为继福晋,为岳乐生13个子女;岳乐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是顺治帝最为宠信的一位宗室亲王),一位则是嫁到了铁帽子王府(嫁给了和硕豫通亲王多铎的第四个儿子察尼,察尼在康熙七年时便位列议政大臣)。

可以说,在康熙朝初期的时候,赫舍里氏家族的地位便是显赫无比、十分稳固。

再加上索尼是辅政大臣之首,赫舍里氏家族便成为康熙朝初期炙手可热的勋贵家族。

其实此时,还有一个家族也能与赫舍里氏家族相较——弘毅公家族。

弘毅公家族的创建者是太祖皇帝十分器重信任的开国功臣额亦都,额亦都不仅娶了太祖皇帝的妹妹为妻,还娶了太祖皇帝的女儿——穆库什公主为妻;而康熙朝时期弘毅公家族的掌门人,便是穆库什公主所生的儿子、太祖皇帝亲外孙遏必隆,而遏必隆位居辅政大臣第三位。

若是为康熙挑选皇后,毋庸置疑会从这两大家族中选,而弘毅公家族之所以败给了赫舍里氏家族,不为别的,就因为鳌拜。

鳌拜越来越跋扈,已经成为康熙必须要除掉的眼中钉。

而遏必隆不仅没有站在康熙这边,想办法除掉鳌拜,反而很多时候跟随鳌拜之后。

如此一来,康熙自然不会选遏必隆的女儿为后。

而索尼虽然已经年迈,但自始至终都对康熙忠心耿耿。

如此一来,索尼的孙女赫舍里便被选中,康熙四年正式与康熙完婚,册封为中宫皇后。

而康熙迎娶赫舍里为后,也确实达到了想要的结果:

康熙八年五月,鳌拜被康熙幽禁起来,康熙也正式开始掌握大清的实权。

七个月后,皇后赫舍里生下了一位皇子。

这位皇子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子,更是嫡长子,康熙十分高兴,更是对这位皇子很是珍爱重视,为其取名为“承祜”。

“承”的意思是“承接、继承”的意思,“祜”的意思是“福泽、保佑”。

“承祜”二字放在一起,便是继承福泽、延续家族兴旺。

很显然,康熙对承祜给予厚望,希望承祜将来能继承皇位,延续大清王朝。

为什么说承祜的出身是恰到好处呢?

承祜出生的时候,康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清皇帝,已经真正地掌握了大清的实权;

承祜虽然不是康熙出生的第一位皇子,但是在承祜出生三个月前,康熙的第一位皇子承瑞夭折了。也就是说承祜出生的时候,不仅是嫡长子,还是康熙最年长的皇子,其地位就相当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

作为康熙最年长的皇子,还是嫡子,将来不管生母赫舍里是否再生皇子,后宫其他后妃如何生育皇子,承祜都是皇长子兼嫡长子的地位,无人能撼动。

而承祜背后的赫舍里氏家族,也已经成为康熙朝第一外戚家族。

更重要的是,赫舍里虽然是因为朝政嫁给康熙,但康熙深爱发妻,帝后感情极好。

而承祜的出生,对于康熙与赫舍里来说,自然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更何况承祜从小便十分聪慧,康熙对其十分宠爱,甚至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很是珍视。

天性聪慧,上甚爱之

就这样,在生母皇后赫舍里、父皇康熙的爱护下,承祜得以慢慢长大。

不幸夭折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而且了解清史的都知道,康熙的前十位皇子仅长大成人了三位,另外七位全部夭折。而承祜,便是七位夭折皇子中的一位。

康熙十一年正月,已经年至花甲的孝庄太皇太后身体也太好,因身染疾病而前往赤城汤泉养病。康熙向来孝顺祖母,又怎么会不跟随一起呢?

二月初三,康熙、孝庄一行人到达赤城汤泉。

仅两天后,紫禁城便传来了承祜夭折的消息。

康熙很清楚,祖母向来最是疼爱曾孙承祜,更何况祖母此时已经抱病在身,实在是经不得这样的打击。康熙便将仲古尔代等大臣,都召到一个十分僻静的地方,来交待如何处置承祜的丧事。

承祜的死,让康熙十分悲痛。

承祜之前,康熙已经夭折了好几位皇子,但是只有承祜一人的死让康熙:

“痛悼之”

可想而知,承祜对于康熙而言有多重要。

承祜去世后,康熙便深居简出,十分郁闷,只有在给太皇太后问安的时候才会强颜欢笑,与祖母仍旧“相谈甚欢”。

恐太皇太后闻之伤悼,故含痛问安

众大臣见此,纷纷劝说康熙保重身体。

然而让康熙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赫舍里皇后,因为痛失爱子而一直抑郁寡欢,卧病在床。

到了这年十月,赫舍里皇后突然病情加重。

这让康熙十分担心,便在得到祖母同意后,骑马飞奔回京城,陪伴在妻子身边。

好在康熙陪伴发妻一天后,赫舍里的病情慢慢好转。

如此,康熙才算放下心来。

若承祜不早逝,又怎么会有九子夺嫡之争呢?

承祜早逝两年后,赫舍里皇后又生下了一位嫡子,为嫡次子保成,后改名为胤礽。

随着胤礽的出生,赫舍里也去世了。

康熙不仅亲自抚养胤礽,而且在胤礽周岁时便将胤礽封为皇太子,甚至从胤礽年幼开始便按照未来皇帝的标准在培养。

而胤礽在一开始也确实没有让康熙失望,不仅骑射功夫俱佳,而且熟读经史,20岁开始便帮着康熙处理朝政事务,颇有声望。

然而最终胤礽经历两立两废,最终还是让康熙失望了。

在无嫡子的情况下,康熙只能“择贤”为储君。

若是承祜没有早逝,跟弟弟胤礽一样长大成人的话,便是板上钉钉的皇太子。

即便是胤礽,都很难撼动长兄承祜的地位,更何况其他庶出的弟弟呢?

其实之所以如此说,跟满清初期的皇位继承制度也有关系。

严格来说,在满清入关之前,才是真正的嫡庶尊卑有别,只有嫡出的皇子才有继承皇位、汗位的资格。

太祖皇帝一生中一共有四位大妃,四位大妃所生的儿子都是嫡出的皇子,所以太祖皇帝一共有八位嫡子;至于平妻(侧妃)所生的儿子虽然也是嫡子,但是并没有继承汗位的资格。

不仅如此,太祖皇帝侧妃、庶妃所生的皇子们,在建功立业的机会上、爵位上,都远不能跟嫡出的皇子相提并论。

到了太宗皇帝在位时,仍旧是如此。

太宗皇帝是大清第一位皇帝,皇太极登基时册封了后妃中地位最高的“崇德五妃”。

而“崇德五妃”所生的儿子均为嫡出的皇子,除此之外,皇太极两位大妃所生的儿子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如此一来,真正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除了西宫贵妃娜木钟所生的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庄妃布木布泰所生的皇九子福临外,还有皇太极继妃所生的肃亲王豪格。

皇太极其他侧妃、庶妃所生的儿子,都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至于太祖皇帝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所生的阿巴泰、太宗皇帝侧妃叶赫那拉氏所生的硕塞,因为是平妻所生,虽然没有继承皇位、汗位的资格,但是其地位远远高于庶妃们所生庶子们。

至于太祖与太宗皇帝庶妃所生的皇子们,不仅爵位低,而且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

到了顺治帝,顺治帝虽然一共亲封三位皇后,但是并没有长大成人的嫡子。

如此一来,才由庶妃佟氏所生的皇三子玄烨继承皇位。

若顺治帝有嫡子出生的话,还是会由嫡子继承皇位。

只能说可惜了!

而到了康熙朝时,康熙皇帝虽然亲封三位皇后,但只有结发妻子赫舍里为其身两位皇子。若是承祜也能长大成人的话,康熙便可以有两位嫡出的皇子,若论长自然是承祜,若论出身还是承祜。

而且在康熙第一子承瑞夭折的情况下,承祜不仅是嫡长子,还是众位弟弟们的长兄。

其地位堪比明太子朱标,若承祜在赫舍里皇后、康熙的教育下能跟朱标一样贤德有才,弟弟们又怎么敢有觊觎皇储的野心呢?

然而承祜夭折了,

贤德的赫舍里皇后也早逝了

只剩下胤礽一位嫡子,从小便失去了生母,虽然有康熙格外的宠爱在,最终也没能坐到皇位上去

如此才给了康熙庶出皇子们机会,来争夺储君之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康熙   里氏   索尼   掌上明珠   皇位   皇子   太祖   长子   皇后   皇帝   家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