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总有人说“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消费冲动,喜欢追大牌”,但现在,你去超市看看,谁还盲目买贵的?买东西讲究“平替”、抄作业测评、精打细算,成了主流。
那种必须买大牌的“信仰充值”,早就过去了
最近,德国平价超市奥乐齐在我国又搞起新一轮降价:澳洲牛尾一斤直接便宜20块,鸡蛋也降到单个不到7毛钱。
看着这些数字,很多人感慨,物价真是越来越亲民。
其实这背后不只是超市的一次促销,而是整个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消费“理性化”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
以前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收入高,花钱也大方,什么新潮就买什么。
可现在,不少人开始回归理性,账单都要算仔细,每一笔钱都得花在刀刃上。
大家发现,低价不等于低质,选对渠道,买对产品,品质一样不打折。
麦肯锡的报告也说得很明白:2025年我国消费增长率预计只有2.3%,大家的钱包捂得更紧了。
但这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观念的升级——追求性价比、主动筛选、愿意为好体验买单,也绝不为虚高价格买单。
看看美团的数据:35岁以下年轻人搜索“性价比”相关内容的次数同比涨了56.5%,他们才是这波“理性消费”大军的主力。
抖音、小红书上,“反向消费”“平替测评”成了热门话题,啥意思?不是不要品质,而是用信息和评价武装自己,花最少的钱,买最适合的东西。
找到大牌平替、发现高性价比小吃店,还能给自己一种“我真会过日子”的满足感。
但省钱不等于只买最便宜的。
美团“必吃榜”餐厅的人均消费比普通餐厅高20%以上,说明大家还是愿意为好体验、好品质买单。
关键是,不能被“智商税”割韭菜。
现在各大平台也卷起来了。用户不再满足于“全场五折、打折券”,而是要一个真正靠谱的“省钱帮手”。
尤其节假日,大家扎堆出门吃喝玩乐,如何帮用户省钱又省心,成了平台竞争的焦点。
美团团购最近搞了个大动作,新代言人、全新口号“团啥都省”强势上线,直接把“省”写在脸上。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消费新习惯的回应。
数据显示,2025年9月初“国庆吃喝玩乐”相关搜索量同比飙升245%,大家都在比谁花得更值。
说白了,平台要的不只是流量,而是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美团这些年围绕“省”做了不少创新。
比如和热门综艺、电竞赛事深度联动,借助内容影响力强化“省”的品牌认知,直接打入年轻人生活圈。
当“省”意味着既不牺牲品质,又能提升生活幸福感,平台就成了新型生活基础设施。
服务好用户,让“省”成为大家走向美好生活的路径,这才是商业的终极归宿。
抓住消费者“既要实惠又要优质”的新需求,企业才能活得久、活得好,这也是我国消费市场转型升级、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