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艰难求生的公交车,会消失吗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Y

前言

白天拉客,晚上拉货。”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发现,好好的公交车一夜之间秒变“货车”。

一些公交路线不仅服务于载客,还开启了送快递的模式。

比如,南京建立了全国首个“公交+快递”的深度合作模式,白天载人,晚上载货,实现了同城两个小时即可送达。

南京的公交车晚上载快件,在城市里绕圈,两个小时一趟,同城都能收到包裹。这想法没怎么见过,其他城市也开始琢磨。

公交车停运成了新闻。广州前后砍掉了几十条线路,北京一年缩了二十多,保定那边因为钱不够停了大片公交,湖南耒阳司机有工资都拿不到。

这些年公交车越来越少,不是零星的现象,全国不少城都这样。有些马路边的站牌,风吹了几年都没人等。

曾经的辉煌:公交是城市的脉搏

80、90年代,公交就是城市的血脉。那时没有私家车,也没有网约车。一个班级的学生、一个厂区的工人,几乎全靠公交上下学、上下班。车厢里人挤人,空气里弥漫着汗味和油烟味,但这就是那个年代的集体记忆。

公交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社会公平的象征。它把城乡串联,把工人、学生、老人、外来务工者都装在一辆车上。可以说,那时候公交就是城市的“公共客厅”。

然而,这样的繁华景象,早已一去不复返。

为什么曾经红火的公交行业,突然就不行了?仔细想想,主要是大家的出行选择变太多了,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私家车越来越普及,三十二岁那年全国私家车保有量就超过二亿六千万辆。

自己开车多方便,不用卡点等车,想走就走,想停就停,网约车兴起后,手机上点一点,车直接开到家门口,行李多、赶时间的时候特别省心。

客流量断崖式下跌,直接把公交公司推进了亏损深渊,现在跑公交,成本和收入根本不成正比。

跑一公里成本五元七角,票钱只能收上来三元二角,每跑一趟都在倒贴钱,拿成都公交举例,去年营收十一亿二千三百万元,最后还亏了一亿零八百万元。

短途出行,电动车几乎成了标配,买菜、接送孩子,骑上就走,完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再加上地铁、轻轨这些轨道交通越来越发达,速度快又准时,长距离通勤的人都被抢走了,这么多竞争对手,公交车的吸引力自然大不如前。

当一个生意失去了顾客,成本又降不下来,唯一的出路似乎就是关门大吉。可公交车能关门吗?它身上还清晰地贴着“公共服务”的标签。于是,一场五花八门的“自救”大戏拉开了帷幕。这就像一个本本分分的庄稼汉,突然被逼着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南京的师傅们,白天是公交司机,晚上就摇身一变成了快递小哥,开着公交车在城里送快递,搞起了“客货混装”,硬生生把同城快递的时效压缩到了两小时。南昌那边的脑子更活泛,把公交车变成了“百变金刚”。你要结婚?行,公交车给你当婚车,车头扎上红花,一车亲朋好友热热闹闹,寓意“走向幸福”。你要旅游?行,给你开个“网红景点”专线,把好吃好玩的地方串起来。就连商场开业,也能定制个购物专线。

郑州更是大胆,直接跟快递公司合作,把闲置的公交场站、修理车间,改造成了快递分拣中心。车子不跑了,但场地还能生钱。这些尝试,看着新鲜有趣,其实透着一股说不尽的心酸。它们都在努力回答那个最根本的问题:怎么在“服务大众”和“维持生意”之间,找到一条活路。白天载人,是它作为公共服务的本分。晚上拉货、搞定制,是它作为一门生意求生的本能。它已经成了一个矛盾而又复杂的混合体。

未来:托底之网,精准服务

那么,未来的公交车会是什么样子呢?它大概率不会完全消失。毕竟任何一个城市,总有一些角落是私家车和网约车覆盖不到的,总有一些人群是离不开这种相对廉价的出行方式的。学生、老人、收入不高的工薪族,公交车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一下子砍掉所有的公交线路,等于切断了这部分人的“双腿”。

所以,它会留下来,但不再是我们记忆中那副摩肩接踵的模样。它不会再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而更像是编织起的一张托底的“保障网”。未来的公交,可能不再有固定的线路和时刻表,它会变得更智能,更像一个“响应式”的服务。通过手机App,你可以提前预约,人多了就调度大车,人少了就用小型巴士。它会更环保,电动化、氢能化,安安静静地穿行在城市里。

结语

它的收入来源也会变得更复杂。车身广告、车载电商、物流捎带、文旅合作……所有能搭边的业务,可能都会被整合进来,不再单单依靠那几块钱的单程票。公交系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身份重塑。它从一个全民依赖的“大众情人”,逐渐回归到一个服务特定人群的“功能性角色”。过去那种一车人摩肩接踵的热闹,恐怕是真的回不去了。当人潮散去,留下的是一个更精准、更灵活,也更懂得如何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公共交通系统。

它依然在那里,等着你偶尔的乘坐,也等着在关键时刻,为那些最需要它的人,稳稳地开向下一站。

参考信源:快评丨“白天拉客,半夜拉货”:公交跨界“自救”的步子可以更大点 2025-07-21 17:37 红星新闻

“白天载客,晚上拉货”,是公交破局新思路 2025-07-23 17:56 新京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财经   公交车   艰难   全国   公交   快递   私家车   白天   晚上   南京   摩肩接踵   城市   大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