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的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一直在中东地区争夺各自的势力范围。由于美国投资中东的时间较早,所以当时的伊朗、沙特包括土耳其等颇具实力的区域性大国,都是跟着老美混的。
那么苏联想要在中东撬开一个口子,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但是中东地区,遍布石油,如果苏联在这里没有任何力量,那在面对老美的时候,将变得十分被动。
毕竟苏联也是一个资源型的大国,中东石油的产量,将直接影响苏联的经济收入。所以二战以后,苏联也在积极地向中东地区发展自己的力量。苏联方面认为,最好扶持起一两个同一阵营的国家,即便这些国家不能完全按照苏联模式来发展,至少也能和苏联成为友好国家。
当然了,如果能让苏联在中东捞到一两个港口作为军事基地,那就再好不过了。因此苏联扶持的对象,基本都是有沿海港口的国家。
以色列这个国家,现在和美国的关系非常好。但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如果当初没有苏联拉一把,以色列就得原地解散。
为啥呢?以色列是犹太人为主的国家,建立这个国家的犹太人,绝大多数都来自俄国。这估计不少人都不清楚。
比如说以色列的国父赫茨尔,以色列的第一任话事人魏兹曼,还有大名鼎鼎的本古里安、拉宾等以色列的领袖人物,全都来自昔日的沙俄,后来的苏联,统称为俄国。
原来俄国是没有犹太人的,但是伴随着18世纪后期,沙俄联合奥地利、普鲁士先后3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后,该联邦的大量犹太人,便进入了沙俄。
至于苏联,其实建立的主力,也有大量犹太人。大名鼎鼎的苏联红军之父托洛茨基,就是犹太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斯维尔德洛夫等苏联的大人物,也都是犹太人。哪怕是列宁本人,也有犹太血统。
联合国181号法案中,要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苏联方面是举双手赞成的。
等到阿拉伯联军围攻以色列的时候,以色列向联合国请求了4个星期的停战期,美国和苏联都是急切地举手赞成的。
在这4个星期中,以色列方面不仅喊来了大量海外犹太人回来助阵,而且还购入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装备中,绝大多数都是苏联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向以色列提供的。正是凭借这些苏式武器,以色列才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
所以说,如果1948年没有苏联的支持,哪有后来的以色列?当然了,如果苏联袖手旁观的话,他们所支持的东西,或许美国也会补上。
那么苏联为何要如此支持以色列呢?主要是因为以色列当时也想走苏联模式。以色列的集体农场模式,其实就是从苏联那儿引进过来的。
恰好以色列又位于地中海东岸,地理位置绝佳。苏联觉得,如果在这里扶持一个自己的小老弟,那以后苏联在地中海和中东地区都得横着走。
所以,从1948年到1953年这段时间,以色列和苏联,其实是处于蜜月期的。不过后来斯大林走了,以色列又选择了西方,所以双方关系就反目了。
以色列成了苏联人眼中的白眼狼后,他们开始支持反对以色列的力量,也就是阿拉伯国家。
当时放眼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综合实力最强的,那得是埃及。当时纳赛尔带着埃及人民在1952年推翻了法鲁克王朝。苏联自然希望这个新成立的集团,走苏联的路子。
恰好当时苏联也和以色列闹掰了,所以他们便开始大力扶持埃及的发展。比如说著名的阿斯旺水坝,就是苏联帮着埃及修建起来的。
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被英法和以色列欺负,也是苏联和美国在国际上对英法和以色列施压,这才让纳赛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夺回了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此后苏联开始帮助埃及搞工业建设,又帮助他们发展军事力量,使得埃及成了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不过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先发制人,打掉了埃及停在机场的绝大多数苏式战斗机,直接锁定了战局。
纳赛尔本人,也因为这场大败仗,最终郁郁而终。当时苏联急切地要求埃及将地中海的港口租借给苏联当军事基地,最终引起了埃及人的反感。接替纳赛尔的萨达特,果断在1972年赶走了苏联专家,并且接管了苏联留在埃及的所有军事设施。双方蜜月期就此终结。
所以说,埃及和苏联的友谊,其实是纳赛尔和勃列日涅夫之间的友谊。由于苏联目的性太强,再加上纳赛尔病逝,苏联和埃及的关系自然就崩了。
与苏联翻脸后,埃及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还和以色列打了个平手。最终凭借此战绩,埃及和以色列和谈成功,埃及因此顺利收复西奈半岛。自此埃及也退出了反以大家庭。
埃及不中用了,苏联肯定要物色下一个扶持对象,叙利亚就这么走进了勃列日涅夫的眼中。
当时叙利亚刚刚通过一场震荡,取得权柄的老阿萨德,立刻接住了苏联递来的橄榄枝。苏联承诺给叙利亚一大笔投资,帮助他们打造苏式军队,帮助他们发展工业。但是,这回苏联学聪明了,他们也提出了条件,也就是需要租借港口。
老阿萨德爽快地答应了勃列日涅夫,以色列和埃及给不了的,他们叙利亚给了!就这样,地中海东岸的塔尔图斯港便成了苏联的军事基地。
苏联终于如愿以偿了,折腾了这么多年,总算在地中海东岸有了一席之地。也因此,苏联包括后来的俄罗斯,继续延续了和叙利亚的这段感情。
原本在苏联的铺垫下,俄国在中东已经站稳了脚跟。再加上伊朗于1979年加入反美阵营,那么俄国在中东的局面应该更好才是。
不过2011年的叙利亚内战,外加2022年的俄乌战争,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叙利亚内战,导致小阿萨德集团,无法掌控整个叙利亚,那么俄罗斯在这里的权益,也将大打折扣。
2022年的俄乌战争,导致俄罗斯无暇顾及叙利亚的情况,结果导致小阿萨德家族,直接被赶了出来。也因此,俄罗斯失去了叙利亚这个昔日的铁杆盟友。
所以如今的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已经降到了苏联布局中东后的最低点。他们想要在中东恢复足够的影响力,就先得解决眼皮子底下的事情。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