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有些妇科问题,不用喝苦药也能轻松缓解
中医外治法可谓是传统“宝藏疗法”
温和无痛、方便有效
特别适合怕苦又爱美的你~
七夕时节,送她一份真正走心的呵护
不止浪漫在当下
更要健康每一天!
中药热奄包疗法
中药热奄包又称中药热敷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个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量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利用其药效和温度达到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补益肝肾作用的一种体外疗法。
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性等妇科疾病,如痛经、慢性盆腔炎、产后康复、宫寒不孕等。
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是将药物研成细末,用酒、醋、姜汁、蜂蜜、清水等调成糊状,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痛经、盆腔炎、妊娠剧吐、术后腹胀等多种妇科疾病,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行气化瘀、益气健脾、消肿止痛等作用。
贴敷时间:4-6小时(皮肤不适,则及时终止)
脐灸
脐灸,是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柱,施灸于神阙穴的一种灸法。
灸法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艾灸温经散寒基础上,脐灸又增加了中药的相应作用,具有温经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补虚助阳、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功效。
适用于痛经、月经失调、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贴敷时间约20分钟。
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作为传统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安全、无创、简单、有效,且能起到持续的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耳朵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通过刺激这些相应的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耳穴压豆,采用小粒植物种子如王不留行、决明子等,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反应,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和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常用来调理内分泌的耳朵穴位:神门、心、肝、肾、内分泌。
中药熏洗法
中药熏洗法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作用,通过将中药煎汤,趁热在会阴部熏洗、坐浴,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蛇床子等。适用于妇科阴痒、阴疮、带下等疾病。
操作方法:
1. 将煮好的汤药,置入盆内,先用其蒸气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降低至合适温度后外洗患处或坐盆。
2. 熏洗后不建议用清水清洗,以保留药物在患处的作用。
注意事项:
1. 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2. 熏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3. 凡阴道出血或患处溃烂出血、月经期应避免使用。
中药足浴法
中医典籍中早已强调足部保养的重要性。中药足浴法通过药物经足部皮肤吸收和经络传导,达到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祛邪扶正的效果。
常采用“当归、艾叶、夜交藤”等中药制成足浴包,通过足部药疗达到温经散寒止痛、益气补血、活血祛瘀、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产后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等。
中医外治法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现标本同治。中药外治法相对安全,然而,个别疗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爱她,就给她更贴心、更轻松的呵护方式
七夕时节
用中医外治法悄悄为她送上舒适与安心
愿你们的爱,像这些温和的疗法一样
温柔却有力,长久又温暖
祝你和TA,每天都健康闪闪~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