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关于西周都城认知的重大变革

近期,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关于周原的一系列最新的重大考古发现,让我们对西周都城有了全新且震撼的认知。

周原遗址位于宝鸡市岐山、扶风两县北部交界处,总面积逾30平方千米。多年来,考古工作者持续深耕于此。近年,他们以探索城垣结构、道路网络、池渠水系、建筑群落为重点,采用“大范围追踪性钻探”与“重点部位针对性发掘”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聚落考古的重大突破。

2020 - 2021年,在岐山县京当镇王家嘴村中北部,考古队首次发现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王家咀先周一号建筑。这座建筑由门塾、东西厢房、前堂、后室、前后庭院构成,南北总长68米,东西宽34 - 37米,占地面积逾2500平方米 ,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它确凿证实了周原正是古公亶父迁岐后的先周都邑,填补了先周至西周早期建筑史的空白。

而2024年的考古成果,更是意义非凡。考古人员首次确认了西周时期周原遗址存在宫城、小城与大城的三重城垣体系。

宫城面积约50万平方米,位于小城北部,城内遍布夯土建筑,道路纵横交错 ;小城面积达175万平方米,始建于商周之际;大城面积为520万平方米,建于西周晚期,是目前所知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 。

这三重城垣层层嵌套,共同构成了西周都邑严密的层级防御体系,彰显了周原遗址的都邑地位。大城东南城门结构极为复杂,包含外瓮城、内瓮城、门塾等,城台跨度达95米,如此宏大规模的城门在先秦时期实属罕见 。

此外,在宫城南门外壕沟内,出土了265片卜甲、卜骨残片,初步辨识出刻辞296字,这是继周原、周公庙遗址之后,发现西周甲骨文字数最多的一批 。其中一片甲骨上刻有的“秦人”二字,将秦人历史记载提前至西周时期,为秦人起源研究提供了直接文字证据 。

以往,我们依据传统文献和部分考古线索,普遍认为丰镐是西周都城。然而,此次周原遗址的考古发现,使这一传统观点受到挑战。


从目前周原遗址揭露的规模宏大的城垣、大型宫殿建筑基址,以及丰富的甲骨文等重要遗存来看,周原在西周时期政治、礼仪、经济等方面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 。


相比之下,丰镐遗址虽有一定的考古发现,但在城垣规模、建筑规格等方面,尚未有能与周原遗址相媲美的系统性重大成果。或许丰镐在西周时期只是周人东进过程中的重要据点,但从目前证据看,周原更符合西周实际都城的特征。

当然,考古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修正的过程。周原遗址的新发现虽极大改变了我们对西周都城的认知,但关于西周都城的最终定论,还需更多考古发掘成果和多学科研究的相互印证。不过,此次周原遗址的考古突破,无疑为西周历史与文化研究开启了全新篇章,让我们对三千年前那段辉煌历史有了更深入、更真切的探索契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都城   西周   遗址   夯土   基址   城垣   甲骨   大城   认知   时期   成果   建筑   历史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