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预测,未来10年全球科技实力最强的“6个国家”,都有谁?

去年底,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邮报》甩出一份报告,集结了一帮科学家和专家。

从研发资金砸多少、专利堆积如山,到教育体系养出多少人才,全都扒拉了一遍,得出了未来十年科技实力最牛的六个国家。

那么,这六个国家都有谁?我们中国有没有上榜呢?

第六:瑞典

提到瑞典,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是个低调的北欧国家,但实际上它可是个实实在在的科技强国。

在欧盟内部,瑞典的创新得分一直是最高的。

瑞典的爱立信绝对是科技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尤其是在 5G 和 6G 通信技术领域,爱立信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 5G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爱立信为很多国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设备供应。

而在 6G 技术的研发上,它也早早布局,不断探索前沿技术,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研发投入方面,瑞典也毫不含糊,研发支出占 GDP 的比例达到了 3.4%,这个比例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较高水平。

充足的研发投入,为瑞典的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让它们能够安心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

不过,瑞典的科技发展也面临着一个明显的劣势,那就是人口规模较小。

人口少意味着国内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科技产业的进一步扩张。

为了弥补这一劣势,瑞典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的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外的人才和技术。

第五:韩国

韩国的科技崛起之路,得从 20 世纪 60 年代说起。

那时候的韩国,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却敏锐地抓住了全球电子产业发展的机遇,把芯片和显示屏作为重点突破领域。

从最初引进技术、模仿学习,到后来自主研发、不断突破技术壁垒,韩国一步步在这两个领域站稳脚跟,如今已经成了全球芯片和显示屏市场的 “霸主”:

不管是我们用的手机屏幕,还是电脑里的存储芯片,背后大部分都有韩国企业的身影。

而支撑韩国在芯片和显示屏领域称霸的,是两家重量级产业巨头:三星和 SK 海力士。

三星就不用多说了,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在半导体领域更是实力超群,它的存储芯片市场份额长期稳居全球前列,甚至能影响全球芯片产业的供需格局。

而 SK 海力士同样不逊色,在存储芯片细分领域深耕多年,和三星一起主导了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走向。

这两家企业就像韩国科技产业的 “双引擎”,带动着整个产业链不断向前发展。

不过,韩国的科技产业结构也藏着隐忧,最突出的就是像三星、SK这样的财阀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挤压。

很多中小企业想要在核心领域分一杯羹,不仅面临技术壁垒,还会遇到资金、渠道等方面的难题,很多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只能在细分领域挣扎,难以发展壮大。

而财阀企业 “一家独大、多家弱小” 的格局,长期来看可能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创新活力。

第四:德国

讲完了排名第五的韩国,咱们把目光转向欧洲,看看排在第四位的德国。

一提到德国,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制造强国”,这确实是德国的核心国家定位,而支撑起这份定位的,正是它以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力。

不管是精密的机械装备,还是复杂的工业系统,德国在设计、制造和运维上都有着独到的优势。

“德国制造” 这四个字,在全球市场上几乎就等同于 “可靠” 和 “高品质”,这也是德国科技实力最直观的体现。

说到德国的科技企业,宝马和西门子绝对是绕不开的代表。

宝马在汽车领域的实力有目共睹,不管是传统燃油车的操控性能,还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突破,都牢牢占据着全球高端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

而西门子则在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领域堪称 “巨头”。

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不仅服务于德国本土企业,还出口到全球各地,帮助无数工厂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生产。

此外,在2023 年,德国还持续推进 “工业 4.0” 战略,进一步发展了科技。

“工业4.0” 战略,简单说就是让工厂变得更 “聪明”。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把生产设备、产品和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这一战略的推进,让德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事实上,德国的科技发展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最紧迫的就是能源转型与脱碳目标。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德国提出了明确的脱碳计划,这就要求传统高耗能的制造业企业必须调整生产线,比如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引入绿色生产技术等。

但生产线的调整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可能暂时影响生产效率,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第三:日本

在这次全球科技实力评估里,日本稳稳占据第三名的位置。

日本的科技发展有着扎实的传统根基,最突出的就是精密制造领域。不管是小小的零部件还是复杂的机械设备,日本制造往往都以精度高、质量可靠著称。

在创新领域,日本的表现也一直很稳定,全球创新指数常年稳居前十。

2023年,日本开始积极推进创新型数字转型。

在企业的生产运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融入更多数字技术,让整个社会的运转更加高效。

此外,日本5G技术的普及也在稳步推进,为各种智能应用的落地提供了更好的网络基础。

虽然日本科研发展很好,但如今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随着日本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年轻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

而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劳动力支撑,尤其是需要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

所以,日本目前的劳动力短缺,不仅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研发进度,还可能制约科技产业的进一步扩张。

第二:中国

在这次全球科技实力评估中,中国稳稳拿下了第二位的好成绩。

说到中国的科技成就,那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就拿航天来说,从嫦娥探月到神舟飞船载人飞行,再到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中国一次次在太空探索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而高铁更是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国家名片”,不仅线路里程在全球遥遥领先,而且运行速度快、安全又舒适,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更重要的是,中国高铁还在不少国家落地生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高铁的实力。

此外,在创新指数方面,中国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2023 年的时候成功升至全球第十位。

能有这样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中国在知识产出和企业创新上的突出表现。

一方面,国内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不少学科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和影响力都在稳步提升。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很多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和技术。

不过,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短板。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基础研究相对薄弱。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发展的根基,虽然中国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进步很快,但在一些基础学科的原始创新上,和世界顶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另外一个短板就是关键芯片依赖进口,芯片就像是科技产品的 “大脑”,在手机、电脑、汽车以及各种智能设备中都离不开它。

目前,中国很多高端芯片还需要从国外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产业的自主发展。

第一:美国

从评估结果来看,美国在未来十年的科技实力排名中稳稳占据了第一的位置。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好成绩,和它长期以来在科技领域的领跑优势分不开。

而位于美国的硅谷,就是这个领跑优势的核心所在,它就像一个创新的摇篮,诞生了无数改变世界的科技想法和企业。​

此外,美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是相当可观,研发支出占 GDP 的比例达到了2.8%。

在专利申请方面,美国更是拿下了全球第一的好成绩,单单是 2023 年一年,AI 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就超过了 10 万件。

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

不仅如此,美国还有像苹果、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企业,它们在全球科技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些巨头企业不断在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科技领域发力,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还带动了这些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不过,美国的科技发展也并非没有短板,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人才短缺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移民政策经常出现波动,导致很多原本打算来美国发展的工程师对未来感到不确定,信心也受到了影响。

不少工程师可能就因此放,弃了去美国工作的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国科技人才的缺口。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科技   以色列   最强   实力   未来   国家   全球   三星   领域   美国   德国   瑞典   日本   中国   韩国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