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微博有一条热搜,题曰"现在不敢跟朋友卖惨了"。
这题目颇有些调侃的意思,然而细究起来,却分明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人们大抵都是孔乙己、祥林嫂与骆驼祥子的混合体,各自的命运苦得七荤八素,各自的坟头要独自去哭。
从什么时候开始,倾诉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少年时,心事总要向人倾吐,或是对着挚友,或是对着父母,甚至对着虚空中的影子,也要絮絮叨叨地说上一通。
那时的苦闷,仿佛是一团面,揉一揉,便松软了;压一压,便扁塌了。
而今呢?情绪与心事,竟渐渐不向外表达了,只在心底一点一点地堆积起来,如石块投入深潭,起初尚有涟漪,后来连水花也不见一个。
压力、苦闷与焦虑,这些怪物不知何时已潜入我们的血脉,与呼吸同在,与饮食共存。它们不声不响地生长,如同墙角的苔藓,不知不觉间已爬满了整面墙壁。
我们每日行走坐卧,它们便如影随形,而我们竟习以为常了。
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原是极自然的事,然而这过渡竟是悄悄进行的,几乎不着痕迹。当你尚在梦中做着童年的游戏时,生活的重担已然悄然压在了你的肩上。
待你惊觉,早已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四周的人,也都与你一般模样,各自背着各自的十字架,默默前行。
我想,人们之所以不敢"卖惨",未必全是因为麻木。
大约也因见过太多"卖惨"的人,最终只落得旁人的几句敷衍,或是一阵短暂的同情,随后便被抛诸脑后。
祥林嫂反复诉说阿毛的故事,起初人们还陪着掉几滴眼泪,后来连听也懒得听了。
人心之凉薄,大抵如此。
而更可悲的是,我们自己也渐渐成了这样的看客。
他人的苦难,若非直接触及自身利益,便只如隔岸观火,最多叹息两声,便又转头去忙自己的事。
我们何尝不是将他人视为孔乙己,视为祥子,视为祥林嫂,而将自己也置于这样的位置?
现实的压力之下,每个人都成了一座孤城,城里面锁着未说出口的痛苦,未流出的眼泪,未实现的梦想。我们眼睁睁看着城门上的锁链和锁头慢慢爬满斑斑锈迹,太阳偶尔刺破乌云,漏出点天光,借着这斑驳的光,我们瞥见他人的城门,也都差不了多少,于是苦笑着匆匆走过,不再多看一眼。
生活原是这样,将我们一个个打磨得光滑而坚硬,将心事一层层包裹起来,直至再也寻不见当初的柔软。
而我们竟也接受了这样的安排,理所当然的把心门紧锁,任由那把锁被锈住,麻木的接受它再也打不开的事实。
这座心城里,没有声音,只有尘埃在静静地落下。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