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罗永浩在微博表示“放弃起诉”,意味着他与西贝的公开争议暂告一段落。然而,对西贝而言,这场持续五天的舆论风波并未真正平息,反而使其面临更大的公众信任压力。
罗永浩可以退出争论,西贝却需承担此次事件带来的品牌信誉损失,这是怎么回事?
9月10日,罗永浩在飞行结束后于西贝用餐,随后发微博称“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由于涉及“预制菜”和“高价”等敏感话题,该内容迅速引发广泛讨论并登上热搜。
当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正在外地休假,本可远程处理此事,但他选择立即返回北京,组织团队进行复盘。经一夜研究,贾国龙认为菜品和服务并无问题,决定采取强硬回应策略。
在9月11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贾国龙强调“预制菜”与“预制工艺”的区别,引用国家标准称西贝不属于预制菜,并表示考虑起诉罗永浩,称其“不算合格消费者”。
然而,在多数消费者看来,只要非门店现场制作、带有工业化加工痕迹的餐食,通常就被视为预制菜。贾国龙的回应未能化解公众质疑,反而强化了许多人“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印象。
更有意思的是,原本这场“罗西大战”在9月13日晚已经有了偃旗息鼓的迹象,罗永浩发微博表示要告一段落,忙正事。谁料,山不转水转,人却反转。
9月14日晚,贾国龙在内部微信群的一段发言截图流出。前半段还在反思自己的应对方式有错,表示要向“胖东来”学习,做个透明企业。可接着就变了脸,后半段突然痛骂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
罗永浩知道后哪能忍得了?原本打算收手的他,瞬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怒气冲冲地宣称要和贾国龙死磕。
眼看网络上越来越多的负面评论,西贝终于坐不住了。9月15日下午,一封迟来的致歉信公开发布,还列出了9条所谓的整改措施,比如“大豆油”改“非转基因大豆油”,“儿童餐鳕鱼条”改“现切大黄鱼”等等。
可这封致歉信,非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招致更多质疑。例如,将“大豆油”改为“非转基因大豆油”,被质疑此前是否使用转基因油;将“鳕鱼条”改为“大黄鱼”,也让人怀疑此前所用鱼类的品质。
信中“顾客‘虐’我千遍”一句,更被批评为回避责任,忽视消费者实际感受。
事实上,在发布致歉信之前,西贝就曾试图自救,公布罗永浩所点餐食的食材和制作流程,却被罗永浩在直播中揭露更多问题,包括儿童餐所用羊排保质期长达24个月、烤鱼冷冻12个月,甚至面筋也为速冻产品。
此外,后厨员工用漏勺通下水道的画面被媒体曝光,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西贝食品卫生的担忧。
西贝多年来以“儿童餐”为主要卖点,宣传“专业儿童餐”“五不添加”等概念,吸引了许多注重孩子饮食健康的家庭。因此当家长发现所谓“健康”儿童餐竟使用超长保质期冷冻食材时,感到深受欺骗。
有消费者表示,孩子常吃的西兰花保质期比孩子年龄还大,令人难以接受。
这场风波已造成实际经济损失。据称,西贝近日日均营业额下降100至300万元,仅数天损失已近千万元。部分供应商因担心西贝经营状况,开始催促结款。
如今,罗永浩选择了退场,但西贝的这场仗,才刚刚开始。贾国龙曾放言表示宁愿不做生意,也要搞明白谁对谁错。
然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不是简单的对错之争,而是如何弥补那深不见底的“信任债”。37年的品牌积淀,一朝受损,要想重新赢回消费者的心,光靠几封避重就轻的道歉信、几条无关痛痒的整改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信任这东西,像瓷器,建立起来需要漫长岁月,小心呵护;可一旦摔碎,即便能勉强拼合,那裂痕也永远清晰可见。
西贝未来要走的路,注定坎坷而漫长。他们必须明白,消费者要的不是冰冷的企业标准,而是真诚、透明,是那份对“吃”最原始、最朴素的安心。否则,即便罗永浩不再发声,西贝的“信任危机”也仍将火烧火燎,难以平息。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