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身体喊停,才懂休息是种能力。

你敢停下来吗?这并非玩笑,而是关乎身心健康的严肃提问。我们似乎都活在一个不敢停的陀螺里,被无形的鞭子抽打着疯狂旋转。最近看到一位博主的感叹,身患重病才换来休息的资格,这话听着心酸,却道出了无数人的困境。休息,这本是生命的基本需求,何时竟成了一种奢侈品?就像那位韩国导演朴赞郁,在好莱坞编剧罢工期间,只因偷偷写剧本就被工会除名。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努力,要上进,谁能想到,太努力也会惹祸上身。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卷”,让我们羞于停下,仿佛休息就是犯罪。

还记得上个月广东台风“桦加沙”来袭吗?打工人最关心的,除了安全,恐怕就是那句心照不宣的“是否停工”。当“五停”令下,人们提前下班,万家灯火,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的不是恐慌,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总算可以心安理得地歇一歇了。我们拼命奔跑,总以为多走一步就能领先一步,这真的吗?我高三时有个同学,每天五点半起床,比所有人都早到一个多小时,那股拼劲让我自愧不如。可我很快发现,他从第二节课开始就哈欠连天,趴在桌上补觉成了常态。他抢来的时间,又用瞌睡还了回去。这不正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吗?有人渴望领先,有人害怕落后,都在咬牙硬撑,最终却陷入一种“领先的错觉”。水满则溢,弦绷易断,强压的情绪终会爆发,压抑的食欲终会暴食,透支的身体终会垮掉。

我们为何如此不敢停?背后其实是被无限放大的恐惧。内心深处总有个声音在警告:一旦停下,一切就完了。我的朋友小范曾是一名销售,他害怕被淘汰,害怕自己一无所有。于是他没日没夜地加班,一天只吃一两顿饭,最终业绩没把他淘汰,身体却先倒下了。可当他休息好,重新找工作时才发现,天并没有塌下来,他甚至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运营岗位。过去那些让他焦虑到极致的事,回过头看,不过是庸人自扰。人在焦虑时,就像病急乱投医,总想做点什么来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哪怕那只是隔靴搔痒,一种虚假的掌控感。生活本就有起有落,如同潮汐涨落,逆流时何必惊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倘若你正深陷忙碌的漩涡,不妨试试倾听自己。生活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快慢决定不了终点。所谓的“均值回归”告诉我们,你总会回到自己本来的节奏。你的身体远比你想象中更诚实,失眠、食欲变化、情绪无常,都是它在拉响警报。别再盯着那些冷冰冰的KPI,把目光转回自己身上。照顾好自己,本身就是前进的一部分。吃好睡好,去公园散散步,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这些看似与上进无关的小事,才是支撑你走得更远的基石。很多当下觉得天塌下来的时刻,多年后回想,不过是小学三年级忘戴红领巾那般大小的事。人生的容错率远比你想象的要高。

放轻松点,照顾好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美文   身体   能力   害怕   食欲   上进   焦虑   节奏   情绪   病急乱投医   努力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