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有点慌!开始担心以后吃不上豆腐了!咋回事?

最近,韩国的吃货们有点慌,不是因为烤肉涨价,也不是泡菜缺货,而是每天餐桌上的“顶流”——豆腐,可能要断供了!

这究竟是咋回事?

江原道四十多家豆腐加工厂因为没了大豆原料,已经停摆在即,超市里的豆腐货架也开始出现空缺,不少韩国网友急得在网上发帖:“以后还能吃上热乎的嫩豆腐汤吗?”

这看似普通的“豆腐危机”,背后藏着的门道可不少!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先别急着笑:豆腐对韩国人有多重要?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块豆腐吗,至于这么紧张?

还真至于!在韩国饮食里,豆腐可不是“配角”,而是实打实的“国民食材”。


早上喝碗嫩豆腐汤配米饭,中午整个煎豆腐盖饭,晚上煮部队锅必须加冻豆腐,就连街边小吃摊都有炸豆腐、凉拌豆腐等花样。

更关键的是,豆腐在韩国人的饮食文化里还带着“健康标签”,老人孩子吃它补营养,减脂人群把它当优质蛋白来源,甚至不少韩国家庭的“妈妈味”,都藏在一碗亲手做的豆腐料理里。


有韩国媒体做过调查,超过七成的家庭每周至少吃三次豆腐,说它是“餐桌刚需”一点不夸张,这也难怪大豆短缺会引发全民焦虑。

危机根源:不是没大豆,是“进口依赖症”犯了

可能有人好奇,韩国自己不种大豆吗?还真种,但根本不够吃。

数据显示,韩国每年大豆需求量超过1000万吨,可本土产量连10万吨都不到,99%的大豆都得靠进口,而且主要来源地就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这次的危机,就是进口“断了档”造成的。

今年全球大豆主产区都不太平:美国中西部遭遇干旱,大豆产量减产近两成;巴西因为前期降雨过多,播种推迟,收获期也跟着延后;阿根廷更惨,受极端天气影响,大豆产量直接腰斩。

三大供应商同时“掉链子”,全球大豆价格一路飙升,韩国进口商要么拿不到货,要么就得花高价买,中小型豆腐加工厂根本扛不住,只能停工。

更要命的是,韩国豆腐加工业还有个“死规矩”——偏爱用特定品种的非转基因大豆,这种大豆本来供应就紧张,遇上全球减产,更是“一豆难求”。有加工厂老板无奈说:“以前一吨大豆500美元,现在涨到1200美元还没货,总不能亏本做豆腐吧?”

从餐桌到钱包,影响到底有多大?

豆腐供应短缺,首先受冲击的就是普通消费者。首尔的菜市场里,嫩豆腐价格已经从每块1500韩元涨到2500韩元(约合人民币14元),涨幅超过60%,即便如此还是经常断货。不少家庭主妇开始“囤豆腐”,冷冻室里塞满了冻豆腐、豆腐泡。

餐饮行业更是“雪上加霜”。以豆腐料理为主的餐馆要么涨价,要么缩减菜品,主打嫩豆腐汤的连锁餐厅甚至推出了“豆腐限量供应”政策,每人最多点一份。有餐馆老板说:“以前一天能用掉200斤豆腐,现在只能买到50斤,不少老顾客来了都吃不上招牌菜。”

其实这不是韩国第一次遭遇“食材危机”,之前的泡菜危机、大蒜危机,根源都和“进口依赖度过高”有关。

这次的豆腐荒也给韩国提了个醒,不少专家呼吁扩大本土大豆种植,同时开拓更多进口渠道。不过这都是长期工程,短期内韩国人想随便吃豆腐,恐怕还得再等等。

看着韩国人的“豆腐焦虑”,是不是也让我们意识到,看似普通的食材背后,藏着全球供应链的大逻辑。

下次咱们吃豆腐脑、拌豆腐的时候,不妨也多留意一下——这碗看似简单的美味,其实也是全球协作的成果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

#头条媒体人计划##头条创作嘉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美食   韩国人   豆腐   担心   大豆   韩国   危机   全球   冻豆腐   阿根廷   餐桌   巴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