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从山西走出的帝师,你了解多少?

【来源:山西日报】

教师节是致敬师者的日子

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提到“名师”

你可能会想到孔孟

或者近现代那些声名远扬的教育大咖

但你知道吗

清朝“康乾盛世”的幕后

居然藏着一位咱山西的“帝师”

他就是来自晋城阳城的陈廷敬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这位山西籍帝师的精彩故事

陈家老宅藏玄机

陈廷敬的老家在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

也就是现在的晋城阳城皇城相府

陈家早年只是普通的晋商家庭

居住的是山西传统的

“防御式院落”

由于古代晋地匪患频繁

这种院落结构能够有效抵御盗贼

后来陈廷敬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相当于宰相之位

康熙特意下旨

允许陈家“按王府规制修一半”

于是相府有了“外城”的王府气派

雕梁画栋、琉璃瓦当

但“内城”还保留着

山西院落的紧凑格局

连窗户都是晋南特色的“花格窗”

这种融合了王府规格

与山西传统风格的建筑样式

在全国找不出第二家

皇城相府“晒书活动”展出的

陈廷敬讲学手稿副本

其中偶尔会出现阳城方言注释

比如把“认真”写作“瓷实”

把“靠谱”表述为“牢稳”

想想看300多年前

康熙皇帝跟着山西老师学“瓷实做事”

是不是还挺有趣的

康熙为他破规矩

1672年

34岁的陈廷敬成了少年康熙的老师

清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内阁学士作为行政要员

不得兼任皇帝讲官

康熙却唯独为陈廷敬打破了这一惯例

除了陈廷敬学识过硬

还有个关键原因

他特别会用山西故事讲学问

据《午亭文编》记载

他给康熙讲《论语》“为政以德”时

就穿插了晋城“拦车镇”的传说

春秋时孔子路过这

见百姓待人有礼、遵守规矩

特意停车夸赞

康熙听得入迷

还特意嘱咐

“以后山西有贤才,你得多举荐”

后来陈廷敬推荐的晋城人田从典

官至直隶巡抚,以清廉闻名

不得不说

咱山西人的品格

连皇帝都认可

更有意思的是

陈廷敬每次从阳城老家回京城

所携带的“土特产”

并非陈醋、红枣等常见物品

而是农作物种子

他把阳城的枣树种子交给内务府

如今北京故宫御花园里的几株老枣树

据说就是当年他带过去的品种

治国智慧藏晋韵

陈廷敬不仅是好老师

还是康熙朝的治国能臣

他的很多治国思路

都带着浓浓的山西味儿

比如他主持财政改革时

面对“有人毁钱铸铜赚差价”的乱象

提出“让老百姓自由开采铜矿

官府只监督征税”

这个想法可不是凭空来的

晋城自古就多煤、多铜

陈廷敬清楚

官府禁得越严

私采越猖獗

不如疏导

这套从山西民间学来的办法

后来在全国推广

不仅解决了铜钱短缺问题

还让晋城的矿冶业

在康熙年间火了一把

还有他整顿吏治时

所提的“刑清政简”

灵感竟来自晋商票号

晋商票号讲究

“账清字正,人正业兴”

陈廷敬把这套规矩搬到官场

要求官员

“账目公开、做事实在”

这种“以商鉴官”的思路

在古代官场特别少见

却完美体现了

山西人的务实、守正

看完陈廷敬的故事

是不是觉得

咱们山西的历史藏着太多惊喜

他不仅是教出康熙的“帝师”

更是把山西人的智慧、品格

刻进了清朝的治国理念里

这个教师节

除了感谢身边的老师

也别忘了咱山西还有

这样一位“隐藏师者”

下次再去晋城皇城相府

不妨多留意那些藏着故事的一砖一瓦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由AI生成

文案:张景然(见习)

制图:王文靖(见习)

编校:冯亚博

责编:欧阳爽丽

审核:刘 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历史   山西   晋城   阳城   康熙   皇城   山西人   规矩   院落   王府   票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