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月,我还没选到一张合适的卡。你说不要贪便宜,可我又不是有钱的傻大哈。总得选个经济又实惠的流量卡,才对得起我干瘪的荷包,但是,现实总是尽不如人意,就连明码标价都成了空,这真的是我的错吗?
售卡却不知道套餐名,太可笑!
你问客服 “发的什么卡”,对方敢回 “不知道”,不是胆子大,是摸准了这行的 “三不管” 漏洞。
首先是 “身份套娃” 太容易。那些抖音、快手上的售卡店,大多是个体工商户,背后套着层层代理商。你下单的店铺可能只是个 “倒手贩子”,货是从上家拿的,套餐详情全靠复制粘贴,真出问题了,他们一句 “我也是受害者” 就能把责任推干净。更绝的是,很多店铺用的是 “一次性执照”,骗一波就注销,换个马甲重开,监管部门想追查都找不到人。
其次是 “规则模糊” 留后路。流量卡的套餐详情藏着无数 “暗门”:“200G 流量” 可能包含 150G 定向流量,“长期 19 元” 其实只保 6 个月。这些细节不会写在商品页最显眼的地方,非要你追问才含糊其辞。等你发现上当,平台维权时,商家能掏出你 “已阅读并同意条款” 的截图 —— 那些藏在小字里的陷阱,早就成了他们的 “免罪金牌”。
流量卡已发货却不发货,里面藏着什么阳谋?
最关键的是 “维权成本” 太高。你花 19 元买张卡,就算被骗了,投诉到 12315,处理周期可能要一两个月。很多人嫌麻烦,觉得 “几十块钱犯不着较真”,这种心理被商家摸得透透的。他们算准了:100 个人里,90 个会认栽,剩下 10 个投诉的,赔点钱就能打发,总体还是赚。
更讽刺的是,线下营业厅的高价套餐,反而成了线上套路的 “帮凶”。当正规渠道的 200G 流量卖到 59 元以上,就给了 “19 元、29元 200G” 的虚假套餐生存空间。普通人想省点钱,就只能钻进这些看似划算的圈套里,像在迷宫里找出口,却不知道很多门早就被焊死了。
那些说 “不知道” 的客服,不是真糊涂,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清楚,只要拖到你不耐烦,这单 “糊涂生意” 就算做成了。而我们这些想找张靠谱卡的人,就像在菜市场里挑菜,明明标着 “新鲜”,买回来才发现底下垫着烂叶子 —— 不是我们不会挑,是有人故意把规矩搅乱了。
#流量卡##全国流量卡##流量套餐##手机卡#
创作者:杨潇潇
潇潇带你看世界
愿陪你看尽世间繁华,人生落尽。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如影随形‼️‼️‼️
357篇原创内容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