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离IFA2025开幕还有一段时间,但近期电视行业关注度极高的话题,无疑是此次展会上中日韩头部企业围绕下一代显示技术RGB-Mini LED展开的正面对决。根据公开消息,三星将展出其首款115英寸Micro RGB电视,索尼将重点展示自研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而在该领域处于领跑位置的海信,不仅会携全球首款量产RGB-Mini LED电视UX参展,还将发布重磅信息,让欧洲消费者近距离体验全球顶级的视觉盛宴。
目前来看,由海信三星索尼组成的RGB-Mini LED第一阵线将成为推动未来高端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在阵线内部,“中国带头,日韩跟跑”的新格局也将深刻影响全球电视产业的走向。
海信:
自今年4月率先量产上市以来,海信RGB-Mini LED电视已经历了各方专业人士和消费者的实战考验,被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认证为“RGB-Mini LED电视产业化的开创者和推动者”,并入选科技日报“十四五”硬核成果案例,从核心参数到第三方评价,都达到该领域的天花板级别。
RGB-Mini LED最显著的跃升在于突破了“单一控光”的传统显示模式,无需借助量子点或荧光粉等转换介质,可精准控制红绿蓝三基色LED直接产生彩色背光,大幅提升画质的同时,还兼具超高亮度、超广视角和超低能耗等优势。
尤其是在色彩表现上,海信自研的全球首颗光色同控信芯AI画质芯片H7堪称惊艳,其拥有108bits光色精控和15680点高精色彩控制,为RGB-Mini LED带来97% BT.2020超高色域,比 QD-OLED提升6%以上,比QD-Mini LED提升16%以上;色彩体积方面,相比QD-Mini LED提升20%以上,比 QD-OLED提升3%以上,能够呈现出更接近真实的自然色彩。这些对于更注重鲜艳画质的欧洲消费者来说,将是极具吸引力的看点。
三星:
在近日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三星正式公布了首款Micro RGB电视的相关情况。据三星研发负责人介绍,这款基于LCD面板的Micro RGB电视使用90微米的LED芯片作为背光源,局部调光区域数量约为15000个。
今年早些时候,三星曾展示过一款RGB Micro LED样机,但业内人士认为该产品实际采用了与海信RGB-Mini LED相似的技术路线,但名称却极易与自发光Micro LED电视混淆。鉴于此,三星方面最终改名为Micro RGB电视加以区分。
软件方面,三星为这款新品电视专门开发了“Micro RGB AI引擎”,用于影像的实时分析、画质提升以及修正失真画面。据介绍,115英寸Micro RGB电视将在韩国本土率先上市,官方定价4490万韩元(折合人民币23.2万元),相比海信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高出13万元,能否获得市场认可还有待观察。
索尼:
与海信、三星相比,索尼在RGB-Mini LED赛道的动作显得谨慎而迟缓。目前关于其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的已知信息,都来自索尼上半年举行的两次媒体开放日活动。根据官方给出相关参数,该系统可实现22bit灰阶控制,同时达到90%的BT.2020色域覆盖,其余色彩指标暂时不得而知。
索尼自2004年起便启动了相关技术研究,期间还推出过一款试验机型,但最终因技术条件不成熟未能实现量产。为了解决三基色LED容易串色以及色纯度不足的“老难题”,索尼联合了几家芯片厂商一起攻关,希望能按照既定计划在2026年量产上市。
虽然索尼声称要在IFA上重点展示自身在专业领域的色彩准确性和图像深度优势,但从现有信息来看,索尼在RGB-Mini LED领域并不具备太多优势,且新品上市时间落后中国品牌一年,如果海信在这段时间内对第一代产品完成迭代升级,索尼新品就会面临一上市就被拉开代差的不利局面。
结语:尽管RGB-Mini LED仍属于液晶技术的一种,却为画质表现带来了跨越式的巨大升级。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中日韩厂商首次在未来显示技术领域同台竞技,不仅直接影响到全球高端电视格局,更是对各方品牌战略的考验。在这场较量中,中国企业占据着先发优势,从长远来看,这将是一场验证创新实力、产业链整合以及市场认可的综合大考,容不得半点懈怠。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