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家中老年人过70岁高龄,这3条健康准则千万要遵守

家里有老人超过70岁?那真的得多上点心。别觉得上了年纪就是“吃得开、活得久”,说句不中听的,年纪大了,身体和脑子都不像从前,稍微一个没留神,生活质量就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掉。

人过七十,很多毛病藏着不显,但一旦爆发,就是摧枯拉朽式的。有时候不是因为疾病多,而是因为忽视多。

很多人觉得,只要吃得好、动得勤,就万事大吉。可事实往往正好相反。动得太多、吃得太杂、对情绪、睡眠掉以轻心,反而会让老年人陷入慢性病、跌倒、认知衰退的恶性循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数据支撑的。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超过60%的群体患有慢性疾病,超过三分之一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减退问题。70岁以后,每一个选择,都在影响身体走向衰老还是稳定。

不追求“动得多”,而要“动得稳”

很多子女天天劝父母多动动,但老年人身体的肌肉、骨骼和神经反应早就不是中年时的状态了。别看年轻时爬山骑车不在话下,可一旦上了七十,就得换个思路。

这个年纪,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下降,骨密度也逐渐流失,运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稳。一个不稳,跌一跤,髋骨骨折,再加上卧床几天,很可能就起不来了。

有研究指出,中国每年因为跌倒导致致残或死亡的老年人高达400多万人。跌倒,是老年人最大的“隐形杀手”。所以,不是鼓励老人不动,而是要有“动得稳”的意识。散步当然是好,但要选平坦路线,穿好防滑鞋。

别跟着广场舞队伍瞎跳,容易被撞倒;太复杂的瑜伽动作也别盲目跟风;健身房里的器械,别轻易尝试,重量一失控,容易扭伤。更重要的是,每次运动不宜时间太长,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宜,间隔时间要让身体有足够恢复。

饮食不求多样丰富,但求有“保命三宝”

饮食也是大家特别关心的事。不少人觉得,越老越要补,海参、牛奶、保健品一样不少。还有人坚持每天“吃够十二种蔬菜”,要吃得丰富多样,营养均衡。

但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变差,胰岛功能减弱,肠胃对高脂、高蛋白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不少“好东西”其实成了负担。营养确实重要,但吃得“对”,比吃得“全”更靠谱。

尤其是三种食物,堪称保命三宝:粗粮、绿叶蔬菜和豆制品。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糖、控制血脂、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和结肠癌的风险;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K、叶酸和钾,能帮助预防骨质疏松和高血压。

豆制品则是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能改善肠道菌群,对维持肾功能很有帮助。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老年人每天应摄入25克左右的膳食纤维,大多数人根本达不到。

重视“睡眠+认知+情绪”三件事,才能不糊涂、不孤独

不要盲目听信朋友圈推荐的那些“超级食品”或者民间偏方。像椰子油、红枣枸杞泡水、燕窝、灵芝这些,科学证据并不充分。有些保健品甚至含有激素、重金属,对老人反而是毒药。

有肾病的人喝太多高蛋白饮料会加重肾脏负担;糖尿病人吃太多水果血糖一下就飙上去。饮食要听专业医生建议,不要看谁吃了觉得有效果就跟着学。

身体以外,还有更容易被忽略的一个角落——大脑和情绪。别看老人每天早睡早起、按时吃饭,精神状态其实很脆弱。一旦认知出现衰退,就像拴不住的风筝,行为异常、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一个个问题就来了。

很多子女以为老年人发脾气、唠叨、反复说话是“人老了的正常表现”,其实很多时候,是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在发作。

睡眠问题是最容易拖累认知功能的。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老人,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或频繁醒来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要比睡眠规律的人高出近40%。

缺觉不仅让人情绪低落,还会加速脑内垃圾堆积,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更严重的是,长期失眠容易诱发抑郁、焦虑,老人一旦陷入负面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常常表现为“越想越没意思”、“不想动”、“吃什么都没味”。

家属要特别留意老人的语言是否变少、兴趣是否消退、是不是突然变得多疑,这些都是早期认知异常的信号。不光要提醒老人规律作息,更要鼓励他们做点脑力活动,比如下棋、看书、做手工,哪怕是每天记账、写字,也是一种大脑刺激。

同时,多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晒晒太阳、与人说话,都有助于延缓脑退化。人的大脑其实很娇气,70岁之后,能稳住思维清晰度的关键就是睡得好、想得开、动得勤(不是动得猛)。

尤其是家里有独居老人,一定要多陪伴,不只是身体的陪伴,更是情感的连接。很多老人在外人面前嘻嘻哈哈,背地里孤独得很。孤独会使死亡风险增加近30%,比抽烟、喝酒带来的危害还大。

对待七十岁以后的身体,不能再拿年轻时的那一套来硬套。动,不能乱动;吃,不能乱补;情绪,也不能不管。老人不怕老,就怕老得糊涂、老得孤独、老得被忽视。

如果真想让老人健康活到九十、甚至一百岁,那必须从七十岁开始就管好这些最基本的“底层健康逻辑”。

无论是身体的稳、饮食的简,还是大脑的清醒,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关键是要有意识、有行动地去改变。子女们也别只想着给钱、买药,最好的“孝”,是陪着老人稳稳地过日子。

让他们动得稳、吃得对、心里不慌,一样可以活得不窝囊,不辛苦。

参考文献:
[1]张颖. 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与干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 40(12): 901-905.
[2]王涛. 老年人营养干预策略及实践指南[J]. 营养与健康, 2025, 17(3): 45-49.
[3]周明. 膳食结构对老年人慢性疾病影响的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 2023, 39(10): 1231-1236.
[4]刘欢. 睡眠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 44(6): 1402-1406.
[5]高俊. 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现状与对策分析[J]. 老龄科学研究, 2023, 11(2): 55-5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养生   高龄   老年人   家中   准则   健康   老人   认知   身体   情绪   中国   吃得   睡眠   孤独   营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