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女带娃时,强迫年轻人做好以下4件事,反而能收获感恩和孝顺

不得不说,老人帮儿女带娃,本是一片舐犊情深。

无非是想为晚辈搭把手、分分忧。

可在现实中,不少家庭因为“隔夜饭菜该不该倒”、“孩子哭了是抱还是晾”这类小事,吵得不可开交。

久而久之,老人觉得自己好心被当成驴肝肺。

年轻人抱怨长辈没边界,用旧观念“绑架”自己的生活。

于是,原本亲密的关系渐渐的蒙上了一层阴影,怨怼无数。

其实,带娃时出现矛盾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老人能否用对方法。

有时候,试着去“强迫”年轻人做好以下四件事。

看似是“较真”,可实则是在为家庭攒福气,反而能换来他们的感恩与孝顺。

01.强迫他们“有空时自己带孩子”

小区里的刘阿姨,总说自己是“免费保姆”:

白天带娃、做饭、洗衣服,晚上还要哄孩子睡觉。

而儿子儿媳,一下班回家就窝在沙发上刷手机,连孩子的奶瓶都懒得洗。

时间久了,刘阿姨累的直不起腰,心里的委屈也越积越多。

甚至,跟儿女的关系也渐行渐远、越来越僵。

其实,有句话说的好:

养孩子不是老人的义务,而是父母的责任。

老人帮忙带娃,不代表说要事无巨细的大包大揽。

如果一味的替年轻人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只会让他们养出“反正有爸妈在”的思维和习惯。

久而久之,不但老人辛苦,年轻人也失去了做父母的担当。

既然如此,不如试着“强迫”他们:

下班后有空闲,必须陪伴孩子,可以读绘本、做游戏。

周末轮流带孩子出去玩,孩子的辅食、喂养等问题,也要学着做。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明白老人带娃的辛苦,也才能将心比心,学会感恩。

02.强迫他们“别把工作情绪带回家”

楼下李大爷的女儿是做销售的,业绩不好时回家就唉声叹气。

要么对丈夫甩脸子,要么对孩子没耐心。

有一次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女儿当即发了火。

孩子吓得哇哇叫,家里的气氛也降到冰点。

李大爷看在眼里,第二天就特意说:

工作事再难,进了家门都得“清零”,你要是心里不痛快,进门之前在楼下多待会儿,等气顺了再上来。

起初,他女儿还不服气,觉得父亲小题大做。

可李大爷却坚持说:家是遮风挡雨的地方,不是发泄情绪的垃圾桶。

你要是忍不住,我就天天盯着你,直到你改过来。

后来,女儿试着下班后在小区长椅上坐十分钟,把工作的烦恼捋一捋,再笑着进门。

慢慢地,家里的争吵少了,笑声多了,孩子也愿意黏着她了。

老话说:家的温度,往往藏在情绪里。

尤其是老人帮着带娃,一旦年轻人气不顺,有时候格外影响家庭成员的心情。

所以强迫年轻人把坏情绪挡在门外,不是不让他们诉苦,而是教会他们学会消化情绪。

毕竟,没人愿意住在一个充满负能量,以及戾气的家里。

当年轻人发现家人的温暖与包容能治愈所有疲惫时,自然会珍惜这份安宁。

与此同时,对老人也会多一份敬重和感激。

03.强迫年轻人参与家务

有些年轻人下班回家,就往沙发上一躺。

孩子不管、家务不做,全指着老人。

时间久了,老人身心俱疲,难免心生怨气。

其实,老人体恤儿女工作辛苦,这本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无底线的纵容和接纳,往往就会养出一个不负责任、不知感恩的“甩手掌柜”。

到最后,年轻人越来越懒惰,甚至觉得老人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也正因如此,在带娃过程中,要强迫年轻人参与到家务当中。

比如,要明确家务分工,谁负责做饭,谁负责看孩子,谁负责洗碗、拖地等等。

比如,要求他们定期整理孩子的玩具、衣物,而不是随手乱丢,等着老人来归整。

只有当年轻人切身的体会到了老人的工作量,才能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懂得感恩,学会孝顺。

04.强迫他们定期要给老人放假

很多老人全年无休的带娃,每天24小时“在岗”,常常是筋疲力竭。

可年轻人却觉得“反正爸妈闲着也是闲着,带娃正好”。

这种心态,往往会让老人的付出,变得越来越“廉价”。

道理很简单:

当一个人背后永远有倚仗和依靠的时候,不但他自己无法长大,而且也不会懂得承担责任,以及学会感恩。

可若是老人往后退一步,明确告知年轻人:

在特定时间内,自己要有可支配的权利,暂时告别带娃的舞台。

那么年轻人反而会愈发珍惜老人的付出和奉献。

就像我们老家的柳阿姨。

刚开始给女儿、女婿带娃,就特别的兢兢业业。

就连身体不适、老友邀约,也都雷打不动。

可即便如此,女儿女婿似乎也不领情。

但凡出现个什么差错,难免会被其挑剔和嫌弃。

有一次,柳阿姨实在气不过,就在周末时,把孩子扔给了女儿,说自己出去转转。

没成想,就因为这意外之举,让从没有独自带娃的女儿,领略到了带娃的不易和艰辛。

从那以后,女儿女婿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每次都跟柳阿姨说:“多亏你在这里,要不然我们都不知道咋办”。

发现没?当你适当的退场,那份付出也显得弥足珍贵。

其实,老人带娃,本是一份情,而不是一份债。

如果一味迁就,反而会让年轻人失去成长的机会。

甚至,将老人的“托举之爱”,看成天经地义。

正所谓:严是爱,松是害。

给儿女带娃,更是如此。

适当强迫子女承担责任,才能让他们真正成熟,才会懂得孝顺。

要明白:

当两代人都能在带娃过程中感受到被需要、被理解,所谓的“感恩与孝顺”,就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大家说,对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育儿   儿女   年轻人   老人   孩子   女儿   阿姨   情绪   家务   女婿   大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