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和湖南之间的几条古道,以及江西到湖南移民路线

江西和湖南两省接壤,历史上的渊源也颇深。

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教授曾经说过,湖南人有85%是江西移民的后裔。这一点得到了散落在湖南的数百本族谱的确认。其中,最大的移民潮就是明朝初年的“江西填湖广”,这段历史我已经专门撰文介绍了,就不再重复了。湖南人称江西人为老表,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

我们今天专门来说说,江西和湖南之间的几条古道,两地之间在古代有哪些民间交流。我们从北向南说起。

在两汉三国时期,江西和湖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都是地广人稀。

自晋朝起,江西迎来了人口增长高峰。因为“永嘉之乱”和“五胡乱华”,北方移民通过长江水道和皖南陆路大规模涌入江西。到了南朝的刘宋时期,今江西地域从西晋的6郡24县,猛增至9郡58县。

唐朝的张九龄修通梅关古道后,赣江水系成了交通大动脉,推动了江西经济飞速发展。安史之乱时期,北方人口又大规模移民江西。

北宋时期,因为政治相对清明,生产飞速发展。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北方移民又大规模进入江西,江西迎来了人口爆发式增长。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江西的人口达到了226万户,约1200万人,人口密度居各路之首。

同一历史时期,因为今湖南地区直接接收北方移民较少,发展相对缓慢,相对来说地广人稀。唐代的岳州(含洞庭湖湖区)户数也才1.2万,人口不过6万左右。

自宋朝起,湖南开始大规模接收江西过来的移民。《宋史.地理志》里这么说的:“而(荆湖)南路有袁、吉壤接者,其民往往迁徙自占,深耕穊种,率致富饶,自是好讼者亦多矣。”

我们来看看古代从江西到湖南的移民路线。

第一条路,“鄱阳湖→长江→洞庭湖”通道。

在古代,从江西到湖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走水路,直接从鄱阳湖进入长江干流,逆水而上到洞庭湖。明朝初年,“江西填湖广”北路就是这条路线,从上饶的瓦屑坝集中登船,然后发往湖南的岳州等地。

除了这条以水路为主的路线以外,我们将重点讲述陆路路线。

从江西到湖南的陆路,主要是尽量利用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和南岭之间的山谷小道,连通赣江和湘江支流,实现两地的往来。我们从北向南说起。

第一条道,最北面的“江西万载→湖南浏阳”通道。

我们来看看这条路的路线:瑞州(高安)→ 万载株潭镇→万载黄茅镇→ 铁山界(黄茅镇与湖南交界) → 浏阳文家市镇→澄潭江镇→ 浏阳城。

在浏阳的文家市镇,还现存有“江西移民功德碑”。

第三条路:“吉安→萍乡→醴陵”通道。

这要路线行程是这样的:袁州(今宜春)走水路→萍乡县东北的芦溪镇(开始陆路,芦溪古驿道)→萍乡城→萍乡湘东镇→老关镇→湘赣界关→东富镇→醴陵城。

这条路线现存有清代“吴楚通衢”牌坊、“渌江驿”等古驿站地基,湘东至老关青石板路等。

这条路是江西到湖南的官方驿道,是连通两地最主要的交通干线。古代从南京到广西和云贵也必经此地。比如,乾道九年(1173年),范成大从苏州出发到广西任静江(广西桂林)知府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走的就是这条路。他在日记《骖鸾录》中,详细记录了穿越两省的过程:“比登一小岭,忽出山,豁然弥望,平芜苍然,别是一境。出陆,盖已是湖南界矣。”

在明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上述三条道是主要通道,洞庭湖周边移民主要是从“鄱阳湖→长江→洞庭湖”路线抵达;而今邵阳、衡阳、湘潭和一带的移民,主要是在今江西泰和早禾渡集中,走“萍乡→醴陵”通道。具体路线是:早禾渡→赣江→袁水→萍乡→湘江→涟水 。宝庆府(今邵阳)张氏、魏氏等族谱就记载:“洪武二年,吾祖自泰和早禾渡梅子坡,舟行过袁州萍乡驿,入湘江抵宝庆。”

第四条道路,“永新→茶陵”道。

这条道路的路线是:永新县城(禾川镇)→曲白乡→盐石坳(海拔810米)→茶陵秩堂镇→高陇镇→茶陵县城。

这条道的直线距离很近,但有个很大的障碍就是海拔810米的盐石坳,即便如此,这条路也是从江西到湖南的主要道路之一。1861年,石达开就曾率军从湖南经盐石坳突入江西,以策应安庆的陈玉成部。

这条路为什么没有成为移民的主要通道?主要是盐石坳不利于拖家带口通过。而“吉安→萍乡→醴陵”通道只要通过小段相对平坦的陆路,其他可以大段利用水路,集体移民的优先选择。还有一个特点茶陵移民多永新人,宝庆移民多泰和人,这主要是永新移民到茶陵是零星移民,而泰和移民到宝庆是统一出发。

第五条道,“上犹→桂东→汝城”通道。

这条路,主要是民间往来走出来的。自宋朝起,就有大量的江西南部农民,翻越罗霄山脉南端,到今湖南郴州一带垦荒,安家落户。

这条路线是这样的:赣州→上犹县→ 桂东县→ 罗霄山脉南段寒口坳(桂东与汝城界)→汝城县土桥镇 →郴州。

这条路非常险峻,还比较绕路,中间还要翻过海拔八百米的寒口坳,主要是民间小额贸易路线,如两省之间的山货,贩私盐等货物运输。

第六条道,梅关古道→南雄→湘粤古道。

这条路实际上两条官道通过南雄和韶关之间的水路联系在一起,关于梅关古道和湘粤古道部分,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详细介绍了,本文就不再赘述了,大家可以点击文章末尾的相关链接阅读。

这条路主要用来两省南部之间的官方往来,和丝绸、瓷器等大宗物资运输。明末也部分移民走此道,主要是移往湖南的郴州、永州等地。

以上就是古代江西和湖南之间的几条主要通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道,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7

标签:历史   江西   湖南   古道   移民   路线   萍乡   茶陵   洞庭湖   宝庆   醴陵   泰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