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营收缩水近6成 创始人资金占用被警示 国产奶粉大王艰难挣扎

海闻社观察 17年前的赢家,却在如今陷入泥潭。

才刚经历了7天5板的短暂暴涨,贝因美就遭遇了当头一击。

4月16日晚,贝因美创始人谢宏及多名高管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此次问责,是"穿透式"的,除对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谢宏、董秘兼财务总监金志强追责外,还溯及既往地对时任财务总监陈滨、时任董秘李志容、时任总经理包秀飞、时任副董事长张洲峰等离任高管同步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监管函显示,贝因美存在收入确认不合规、公司控股股东在2021年和2022年期间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部分财务资助事项未及时审议并披露等问题。

受消息影响,4月18日贝因美股价迅速跌停。

图源:公司公告

此次被监管的人员中,包含贝因美的董事长谢宏,这位谢老板同时也是公司的创始人。

谢老板当年也是个神童,15岁就考上了杭州商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工商大学,成为了国内第一批食品安全专业的本科生。

1987年,22岁的谢宏进入浙江大学读第二学位,毕业后开始自主研发婴幼儿食品。5年后辞职,创办贝因美,以做婴幼儿速食米粉为主,2000年才进入配方奶粉市场。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贝因美没被卷入,成为了国内奶粉行业的重要赢家,公司迅速发展,在2011年上市,谢宏也随机宣布急流勇退,隐退幕后。

然而,公司在2013年拿下61.17亿元营收、7.210亿元净利润的巅峰之后,随即就盛极而衰。2014年,贝因美归母净利润只剩0.69亿元。

2016年之后公司的业绩更是迅速向下,2016-2022年,贝因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1亿元、-10.57亿元、0.41亿元、-1.03亿元、-3.24亿元、0.73亿元、-1.76亿元。公司也因此在2018年被加ST,进入退市边缘。

也正是那一天,谢宏重新出山,说如果营收不到不了300亿元,市值到不了1000亿元,他不会退休。

截至2023年年报,公司的营收仍然只有25亿元左右,当前市值也仅有70亿元出头,谢老板距离退休看来还遥遥无期。目前,贝因美的奶粉业务收入仍然占比接近90%,但市占率已经跌出前五,和10年前,完全不是一个境遇。

即使谢宏重新出山,贝因美依旧难以推出突破性新品,最终错过新国标实施后的行业洗牌机遇。

从幸存者到掉队者,时代淘汰你的时候一句招呼都不会打,更何况当前的奶粉行业,比当初的竞争格局更加激烈。

人口红利的消退已经成为既定事实,2024年新生儿954万虽同比回升6%,但受到龙宝宝效应影响比较大,相比2016年全面二孩时期仍然大幅减少。也正是因为行业规模的萎缩,倒逼了存量企业的厮杀,头部没有增量只能吃小企业的份额,集中化不断提升。目前,飞鹤以207.49亿元营收、36.54亿元净利润稳坐国产奶粉头把交椅,市占率超30%,而贝因美营收还不足其1/8。

巨头们越来越重视高端化与全产业链的竞争,不管是伊利的常温奶反哺奶粉,还是君乐宝的“奶源地+工厂+市场”一体化模式,都展现出了新时代的进取思路,但经营能力显著恶化的贝因美没有足够的现金作为转型保障,最终只能被困在低价策略与渠道压货中恶性循环。

当年在 三聚氰胺事件中“零检出”的品牌光环,在在企业逐渐下滑的品控能力中消耗殆尽。

贝因美也试过以多元化破局,但战略执行却停留在了纸面文字上。公司的母婴生态圈计划彻底落空,母婴用品、儿童食品等新业务未见起色。

在渠道管理能力的恶化下,经销商矛盾也开始显现,贝因美的日子也越发艰难。

存量环境下的单一爆款是很难让一个企业吃许多年的,尤其在内需消费品行业需求愈发紧缩的时刻,这已经不是创始人回归能拯救的了,甚至你也说不清过于依赖创始人究竟是不是一个好事。但无论如何,此次监管问询暴露了公司治理与信披存在系统性漏洞,贝因美如果不能实质性地对内控进行完善,可能更大的难关还在之后等待着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奶粉   创始人   存量   浙江   市值   净利润   大王   艰难   老板   资金   能力   财经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