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动不动对孩子发脾气,一个孩子长期挨骂,他的智商会下降

看到一位妈妈分享了一张图,2年级女儿写给她的纸条。

妈妈说,今天没忍住吼了女儿,本来她可以自己完成作业的,我下班回来后检查作业,发现有好几个错别字,还空了好多题。

火噌的一下就上来了,吼了女儿好几句:你怎么这么笨?

然后我去洗澡的时候,女儿偷偷地给我塞了个纸条进来。

那一刻,我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真是该死啊!

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她也是一个刚上2年级的孩子啊,为什么就不能多点耐心?

是啊!她现在是学生,什么是学生,就是学自己完全生疏的东西。

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是好的,请允许孩子有不会的题,也允许孩子写错!

一个孩子长期挨骂,他智商会下降

心理学研究发现:吼骂孩子,会影响孩子前额叶发育,导致孩子变笨,影响智力。

《情绪智力》这本书中说:

情绪不稳定的环境,会压缩人的认知和资源。

如果你经常处于一种“会被骂”“会被打”的紧张环境中,你的脑子只能去“应付情绪”,而没有多余的能量去学习、去思考、去成长。

很多人一生都困在这样的循环里:小时候被父母骂,长大工作了被领导骂,甚至到最后,连自己也开始骂自己。

“我真笨,别人都比我强”“我总是搞砸”“我就是不行”……

如果父母动不动对孩子发脾气,说他这不好那不好,久而久之他会觉得自己脑子是空的,没有任何判断力。

我小时候被父母打骂过,现在坚决不要打骂孩子。

那分明就是父母有气没地方出,发泄在孩子身上而已。

既然我要生孩子出来,既然我是比孩子更有智慧的大人,我怎么能用这么野蛮、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呢?

我每一次想发火的时候,我就会告诉孩子:妈妈现在有情绪了,不能陪你一起解决问题,你可以让妈妈自己安静一会儿吗?

然后离开她的房间自己去阳台待一会,基本上10分钟不到我就调整好了。

我会告诉自己:她还是个孩子,她的容错率很高,为什么我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她呢?

我们应该感谢孩子,是孩子让妈妈这个词语有了具象的意义,是孩子让妈妈成为了有光的自己。

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带去光明,而不是一直去熄灭光的人。

请相信自己的孩子,每一次发火请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孩子是无辜的。

不要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伤害孩子

《爱与自由》这本书里,作者说出了有些父母的逻辑悖论:

“总有人担心,在家中对孩子要求不严,孩子将来能适应学校或社会的规则吗?

所以应该先在家里对孩子严一些!

这样的逻辑,犹如因为担心外面的空气不好,为了孩子的健康,就先在家里天天给他多吸点PM2.5。”

很多父母觉得,让孩子从小在家里感受打骂、打击,是为了孩子好,因为孩子长大后总要经历打击和挫折。

可事实是,一个从没感受到父母尊重和接纳的孩子,一个从小活在父母打骂中的孩子。

很难建立起尊重自己、爱自己、接纳自己的能力。

正因为人生的挫折无所避免,才更要让父母的爱,成为接纳孩子的港湾,给孩子无限的力量。

曾听过这样一段话:

其实,最窒息的不是父母一味的压制、打骂我。

最窒息的是,他们让我窒息的同时,又让我感觉到他们内心是爱我的。

这时候,我的内心就会有种强烈的负罪感。

这种感觉不像一件湿透的棉袄,穿上冷,脱了也冷。

不要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伤害孩子。

当父母打骂孩子时,又口口声声对孩子说“为你好”,是在掩盖自己在教育上的无能,还有化解自己因打骂孩子产生的内疚感。

缺少什么,才会刻意强调什么。

就是父母的那种无能为力,又不愿面对自己的无能,就会怒火冲天,甚至动手打孩子。

打骂,是教育方法里,最无能、最低级的方式。

写在最后

为什么孩子犯错时,父母总是愤而打骂?

不过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条件罢了。

那些省心、听话、乖巧的孩子,才是父母理想中的孩子。

可,我们是孩子眼中最理想的父母吗?

面对孩子,少一些指责和打骂,多一些耐心,不要将自己的情绪垃圾倾倒给孩子,这是作为成年人最基本的教养。

也是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用正确的方式爱护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育儿   孩子   智商   父母   妈妈   情绪   女儿   无能   作业   你好   大工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