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曾说:我的最爱不是于凤至,也不是赵一荻,而是在纽约的她

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时真情吐露:“于凤至是我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我最患难与共的妻子,但我的最爱在纽约。”

那么,这位让张学良魂牵梦绕的“最爱”究竟是谁呢?她便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被誉为“北京四大美人”之一的蒋士云。

蒋士云

蒋士云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蒋履福是一名外交官,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蒋士云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在家中排行第四,又被称为“蒋四小姐”。蒋履福对这位女儿宠爱有加,不仅带她游历欧洲,还让她在法国留学。

1927年,蒋士云回国,以娇美的容貌,娴熟流利的英语和法语,成为备受瞩目的交际名媛。同年夏天,在外交部长顾维钧的家宴上,蒋士云和张学良第一次见面。

张学良曾自嘲道:“自己此生,唯在风流一事上与英雄相似”。尽管当时,他已有原配夫人于凤至和红颜知己赵一荻,但仍挡不住对着肤白貌美、拥有中西合璧气质的蒋士云一见钟情。

而年仅十五六岁的蒋士云,正值青春多情的年纪,面对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张少帅,她岂能不动心?

张学良

随后的日子里,两人在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频繁相遇,逐渐熟络起来。

张学良重新审视这位蒋四小姐,发现她无论是容貌、学识还是谈吐,都丝毫不逊色于赵一荻。更最重要的是,蒋士云见多识广,曾留学国外,精通英语和法语,更加洋派。

张学良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特意为蒋士云写了一首诗,希望她能同自己一起去东北。

然而,此时的蒋士云虽然迫切希望与张学良长相厮守,但一想到奉天大帅府里已有原配夫人于凤至和没有名分的赵一荻,她的心便不禁凉了半截。

蒋士云

蒋士云虽然对张学良情有独钟,但她却始终保持理智,她不愿意成为下一个赵一荻,一辈子寄人篱下,做张学良名不正言不顺的情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她以求学为由,婉拒了张学良,踏上了前往欧洲的旅程。

在欧洲期间,蒋士云遇到了贝祖诒。彼时的她因张学良而心情失落,而贝祖诒因原配夫人病逝而悲痛欲绝。

一个失恋,一个丧妻,两个人都急需一份感情来疗伤,在互相安慰和鼓励过程中,两人由同情发展成爱情,私定终身。

蒋士云和贝祖诒

值得一提的是,贝祖诒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在民国时期担任中央银行总裁。他与发妻育有六个孩子,其中贝聿铭最为知名,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建筑大师,1983年,获得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

然而,对于这桩婚事,蒋士云的父母却极力反对。他们认为贝祖诒已经生了六个孩子,且比蒋士云大二十岁。但蒋士云心意已决,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任何人的反对都无法动摇她的决心。

1932年,蒋士云回国和贝祖诒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张学良听闻蒋士云结婚的消息后,心情十分复杂,他想亲自前往上海送上祝福,又担心自己出现在婚礼现场会给蒋士云带来负面影响。最终,他派人送去了一份厚重的贺礼。

蒋士云

婚后,蒋士云经常牵挂着张学良。西安事变后,南京军事法庭对张学良进行审判,蒋士云费尽周折才得以旁听,只为来见张学良一面。当庭审结束,张学良转身离开时,两人的目光在不经意间交汇。

多年后,蒋士云在给友人的信中提到:“那一眼,足以让我明白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张学良软禁期间,蒋士云通过多方努力,最终在戴笠的帮助下获准前往探视。她是张学良被软禁期间,除了于凤至和赵一荻外,唯一一个探望他的女人。

这是张学良和蒋士云的合影。蒋士云站在张学良的左边,距离很近,仿佛一对亲密无间的恋人。

蒋士云和张学良

1991年,张学良获得自由后,先到加州,然后撇下赵一荻,直奔纽约。他到纽约找到蒋士云,并在蒋士云家里住了整整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里,蒋士云一直悉心陪伴在张学良的身边,安排他会见友人,带着他看赛马、游览华盛顿,参加派对。那段时光里,张学良过得惬意而快乐。

张学良和蒋士云以及友人

据说,在张学良住在蒋士云家的三个月里,赵一荻心里五味杂陈。她每隔两个星期便会打来电话催促张学良回去。然而,张学良却似乎沉浸在与蒋士云共度的美好时光中难以自拔。

而就在这之后不久,张学良便说出了那句令人回味无穷的话,“我最爱的人在纽约!”

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张学良被软禁半个世纪,他和赵一荻绝不会走到最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最爱   张学良   于凤   原配   夫人   法语   友人   纽约   欧洲   英语   西安事变   奉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