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1年吴越国变:钱元瓘骤逝,十三岁钱弘佐接棒开启少年治国时代

一、钱元瓘:从质子到吴越王的传奇人生


在五代十国那个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时代,钱元瓘的一生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史诗,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吴越国的掌舵人,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智慧。

(一)少年从军立战功

895 年,年仅 8 岁的钱元瓘初涉官场,被授为盐铁发运巡官,后改任户部金部司郎中 ,获赐紫衣、金鱼袋,正式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901 年,他又改任礼部尚书,遥领邵州刺史。然而,真正让钱元瓘崭露头角的,是他在军事上的卓越表现。

902 年,杭州裨校许再思等人作乱,勾结宣州节度使田頵,钱镠虽打败许再思,却面临与田頵的和谈。田頵要求联姻结盟,实质是索要人质。关键时刻,年仅 16 岁的钱元瓘挺身而出,主动前往宣州成亲,实则充当质子。在宣州的日子里,钱元瓘历经生死考验。田頵多次战败后欲杀他泄愤,幸好田頵之母常加保护,才使他幸免于难。903 年,田頵因叛乱战死,钱元瓘终于得以返回杭州。

回到杭州后,钱元瓘凭借自身的勇气和智慧,在讨伐叛乱、抗击贼寇的战斗中屡立战功。905 年,处州刺史卢约之弟卢佶领兵侵犯永嘉,钱元瓘奉钱镠之命前去讨伐。面对卢佶派出的四十艘巨型战船,钱元瓘冷静分析,认为敌军精锐尽在海上,不可正面硬刚。于是,他巧妙地率军从其他水道登陆,以骑兵偷袭的方式,出其不意地大败敌军,斩杀了卢佶,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力。

918 年夏天,钱镠大举讨伐吴国,任命钱元瓘为水战各军都指挥使。战船抵达东州时,吴人以水军迎战。钱元瓘深知吴军水战实力强大,不能贸然进攻。他仔细观察战场形势,发现风向对己方有利,于是灵机一动,在筏子上顺风点火扬起灰烟以做掩护。一时间,江面浓烟滚滚,吴军迷失方向,陷入混乱。钱元瓘趁机发动攻击,活捉了吴国军使彭彦章以及军校七十多人,获得战船四百艘,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吴人见无法与之对抗,便向钱镠讲和。钱镠因钱元瓘的赫赫战功,上奏朝廷任他为镇海军节度副使、检校司徒。此后,钱元瓘的官职一路升迁,先后担任清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成为吴越国的重要将领。

(二)治国理政显担当


928 年,钱镠年事已高,决定确立继承人。他让儿子们各自讲述功劳,钱元瓘的哥哥们一致推举他,于是钱镠上奏后唐朝廷,授给钱元瓘镇海、镇东节度使。932 年,钱镠去世,钱元瓘顺利继承父位。

继位后的钱元瓘,面临着治理国家的重任。他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于是设立择能院,广纳贤才,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在他的领导下,吴越国的政治逐渐走向稳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钱元瓘在位期间,不仅注重国内的治理,还积极与周边政权保持友好关系。他先后被后唐和后晋封为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等,通过与中原政权的交往,为吴越国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得以繁荣发展。

然而,钱元瓘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他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寺庙和宫殿,虽然这些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吴越国的繁荣和文化底蕴,但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学者欧阳修就曾批评他建造宫室超过了自己的权限,认为这是招来了火灾祸端的原因之一。不过,多数学者还是肯定了他的执政举措和性格人品。欧阳修和薛居正都指出,钱元瓘善于安抚部下,虽然从少年时就投身军旅,但也喜好儒学,处理政事很有决断,深受吴越军民的拥戴。在他的统治下,吴越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繁荣,百姓生活也较为安定。

(三)突发火灾受惊病逝

941 年 7 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钱元瓘的府署突然着火,火势迅猛,瞬间蔓延,宫室府库几乎被烧光。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无数的珍宝和建筑,也给钱元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他惊惧万分,患上了狂疾,身体和精神状态急剧恶化。

同年 8 月,钱元瓘病重不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开始考虑身后之事。他深知儿子钱弘佐年纪尚小,担心他无法胜任君主之位,于是想在宗室中选择年长者立为君主。然而,内都监章德安却认为钱弘佐虽然年轻,但英明敏捷,深受众臣下的佩服,可以担当大任。钱元瓘最终听从了章德安的建议,决定将王位传给钱弘佐,并嘱托章德安好好辅助他。8 月 24 日,钱元瓘带着对国家和人民的牵挂,离开了人世,时年 55 岁,谥号文穆,葬于今浙江省萧山县龙山(杭州市南山陵园玉皇山南麓)。

钱元瓘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从一个质子成长为吴越国的君主,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传奇,更是五代十国时期历史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物的命运沉浮。

二、权力交接:钱弘佐继位背后的暗流涌动

(一)临终托孤定人选


941 年 8 月,钱元瓘躺在病榻上,气息微弱,眼神中满是忧虑。府署那场大火不仅烧毁了他的心血,更让他的身体和精神遭受重创。看着年幼的儿子钱弘佐,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一个孩子要扛起吴越国的重担是何等艰难。

他把内都监章德安叫到床前,郑重地说:“弘佐年纪还小,我想在宗室中选一个年长者立为君主,你觉得如何?” 章德安看着钱元瓘,眼中满是忠诚与坚定,他恭敬地回答道:“大王,弘佐虽然年轻,但他英明敏捷,平日里处理事务时展现出的智慧和果敢,让众臣下都十分佩服。臣相信,他定能担当大任,大王不必为此忧虑。” 钱元瓘听后,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他相信章德安的眼光,也希望钱弘佐能在章德安的辅佐下,守住吴越国的江山。

(二)铲除异己保稳定

钱元瓘去世的消息尚未传出,一场阴谋却在悄然酝酿。内牙指挥使戴恽,手握重兵,一直以来都深受钱元瓘的信任,负责掌管着吴越国的军事大权。然而,他却心怀不轨。钱元瓘的养子钱弘侑的乳母,是戴恽妻子的亲戚,这层关系让戴恽打起了自己的算盘,他企图拥立钱弘侑为王,从而掌控朝政。

章德安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他深知,一旦戴恽的阴谋得逞,吴越国必将陷入混乱。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封锁钱元瓘去世的消息,秘不发丧。他与诸将紧急商议,精心策划了一场抓捕行动。他们在钱弘侑的王府中设下埋伏,只等戴恽自投罗网。

第二天,戴恽像往常一样进入王府,准备与同党商议拥立之事。然而,他刚踏入王府,就感觉气氛异常。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四周突然涌出一群全副武装的甲士,将他团团围住。戴恽惊恐万分,想要反抗,但已经来不及了。甲士们一拥而上,将他斩杀当场。随后,章德安又下令将钱弘侑废为平民,恢复其本姓孙,并将他幽禁在明州,彻底粉碎了这场政变阴谋 。

(三)少年登基担大任

941 年九月初三,阳光洒在仟居堂上,年仅十三岁的钱弘佐身着王袍,神色庄重地站在众人面前。他的脸上还带着少年的稚嫩,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自信。在众人的注视下,他正式即位于仟居堂,成为了吴越国的新君主。

由于钱弘佐年纪尚小,无法独自处理政务,他任命丞相曹仲达摄掌政务。曹仲达是朝中的老臣,经验丰富,为人忠诚。钱弘佐希望在他的辅佐下,能够顺利地开启自己的统治。然而,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局面。朝堂上,权臣环伺,各自心怀鬼胎;朝外,局势动荡不安,周边政权虎视眈眈。但钱弘佐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决心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吴越国走向繁荣昌盛 。

三、钱弘佐:十三岁继位后的治国之路

(一)仁政治国赢民心

钱弘佐即位后,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智慧。他深知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因此,他即位当月便大赦境内,免除了在道宫佛寺工作之人的赋税,让这些人能够安心生活。同时,他对待将士赏赐有度,既不吝啬,也不过度赏赐,使得将士们对他忠心耿耿。

有一次,庶民中有人奉献嘉禾,这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兆。钱弘佐并没有将其视为简单的祥瑞而沾沾自喜,而是从中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了解国家粮食储备情况的一个契机。于是,他亲自询问司掌仓库的官吏当前的粮食储量。当得知还有十年的量时,他心中暗自思量,军粮已经足够,百姓们却长期承受着赋税的压力,生活颇为艰难。当下,他便决定减轻百姓的负担,下令境内免税三年。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百姓的心田。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欢呼雀跃,对钱弘佐感恩戴德。他们纷纷称赞钱弘佐是一位英明的君主,能够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在百姓的心中,钱弘佐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他的威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智斗权臣稳政权

然而,钱弘佐的统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继位时,上统军使阚璠凭借着手中的权力和军权,在朝堂上横行霸道,目中无人。他不仅对其他大臣颐指气使,甚至对钱弘佐也时常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大臣章德安和右都监使李文庆都与阚璠不合,他们多次向钱弘佐进言,希望能够整治阚璠的嚣张气焰。钱弘佐深知阚璠势力庞大,不能贸然行动,否则可能会引发内乱。于是,他决定先采取迂回战术,将章德安和李文庆贬官,以此来麻痹阚璠,让他放松警惕。

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弘佐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开运二年(945 年),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这一年,内都监使杜昭达与阚璠勾结,企图谋反。钱弘佐得知此事后,果断出手,先是诛杀了内都监使杜昭达,随后又将内牙上统军使阚璠斩杀。为了彻底消除隐患,他还赐死了先王养子钱弘侑,贬钱仁俊,并将其囚禁在东府。这一系列的行动犹如雷霆万钧,迅速而果断,让朝堂上的其他权臣们大为震惊。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年幼的君主,竟然如此果敢,如此有手段。

然而,钱弘佐的警惕并没有就此放松。开运四年(947 年),他发现内都监程昭悦正在聚积门客,收贮兵器,还与方士交往,行为十分可疑。钱弘佐意识到,程昭悦可能有不轨之心,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对国家造成严重的威胁。于是,他决定诛杀程昭悦。他让内都监使水丘昭劵傍晚带领一千将士去到程昭悦的宅第将其诛杀。水丘昭券却劝谏说程昭悦乃是家臣,理应依照律法在白天当众处决,不应该在夜晚兴兵问罪。钱弘佐觉得水丘昭券说得有理,便采纳了他的建议,改为公开审讯程昭悦,宣布他的罪行后将其处死。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钱弘佐成功地铲除了权臣,稳定了政权,让吴越国的政治局势逐渐走向稳定。

(三)战略眼光保边境

在对外关系上,钱弘佐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外交智慧。后晋开运二年(945 年),南唐出兵攻打闽国,闽国君主王延政派遣使者向吴越国上表称臣,请求作为吴越国的附庸以求救援。这一消息传到吴越国后,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许多大臣认为,吴越国与闽国相距较远,救援闽国不仅耗费兵力和财力,还可能会引发与南唐的战争,得不偿失,因此纷纷表示反对。

钱弘佐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闽国被南唐灭亡,那么南唐的势力将会进一步扩张,吴越国的南部边境将直接面临南唐的威胁,这对吴越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于是,他力排众议,坚定地说道:“我作为一方君王,应该保护邻国。闽国若亡,南唐必强,我吴越国危矣。” 随后,他果断发兵三万相救正在被南唐攻打的闽国。

在这场战争中,钱弘佐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他精心调配兵力,制定战略战术,与南唐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吴越国军队终于取得了胜利,成功地解了福州之围,保障了南部边境的安宁。这场胜利不仅让吴越国在周边国家中树立了威望,也让钱弘佐的统治更加稳固。

四、历史影响:两代吴越王对吴越国的深远意义

(一)钱元瓘:承前启后的守业者

钱元瓘,这位在五代十国乱世中崛起的吴越国君主,以其独特的领导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成为了吴越国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是奋斗与担当的一生,从质子到君主的转变,不仅是身份的更迭,更是责任的升华。

在军事上,钱元瓘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无畏的勇气。他多次领兵出征,在平虔州、战衣锦军、狼山江等战役中,均有出色的表现。在与吴国的战争中,他巧妙地运用战术,顺风点火扬起灰烟,使吴军迷失方向,从而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些战功,不仅为吴越国拓展了领土,更提升了吴越国的威望,让周边政权不敢小觑。

治国理政方面,钱元瓘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担当。他设立择能院,广纳贤才,为吴越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他的统治下,吴越国的政治逐渐走向稳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积极与周边政权保持友好关系,先后被后唐和后晋封为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等,通过与中原政权的交往,为吴越国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得以繁荣发展。

然而,人无完人,钱元瓘也有他的不足之处。他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寺庙和宫殿,虽然这些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吴越国的繁荣和文化底蕴,但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总体而言,他的功绩远远超过了他的过失。他的统治,为吴越国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吴越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正如古人云:“创业难,守业更难。” 钱元瓘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他在承继父业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让吴越国在乱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成为了吴越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君主 。

(二)钱弘佐:乱世中的少年英主

钱弘佐,这位在十三岁就登上王位的少年君主,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尽管年纪轻轻,但他却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智慧,成为了吴越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在治国理政方面,钱弘佐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仁心。他深知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因此即位后便大赦境内,免除了在道宫佛寺工作之人的赋税,还下令境内免税三年,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他善于用人,面对朝堂上权臣的跋扈,他没有退缩,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果断,巧妙地铲除了权臣,稳定了政权。在他的统治下,吴越国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在军事和外交上,钱弘佐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战略眼光。当南唐出兵攻打闽国,闽国向吴越国求救时,他力排众议,果断发兵相救。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明白救援闽国不仅是为了帮助邻国,更是为了保障吴越国的自身安全。最终,他成功地解了福州之围,保障了南部边境的安宁,让吴越国在周边国家中树立了威望。

钱弘佐的统治,为吴越国后来的繁荣以及 “纳土归宋” 埋下了伏笔。他在位期间,吴越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百姓生活富足。他的仁政和智慧,不仅让吴越国在乱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更为后来吴越国的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他就像一位年轻的舵手,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带领着吴越国这艘巨轮,驶向了繁荣与稳定的彼岸 。

(三)吴越国的独特生存之道

在五代十国那个群雄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吴越国犹如一朵盛开在乱世中的奇葩,凭借着独特的生存之道,在夹缝中求得了生存与发展,成为了一方百姓的乐土。

钱元瓘和钱弘佐两代君主,始终奉行保境安民、尊奉中原王朝的策略。他们深知,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争只会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因此,他们选择了与周边政权和平共处,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为吴越国赢得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在与中原王朝的交往中,他们始终保持着恭敬的态度,按时纳贡,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这种策略,不仅为吴越国赢得了政治上的支持,更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种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吴越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业上,政府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手工业方面,造船业、矿冶业、制瓷业、丝织业等蓬勃发展,产品远销国内外;商业贸易也十分繁荣,杭州、苏州等城市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中心,与中原地区以及周边各国的贸易往来频繁。同时,吴越国的文化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佛教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吴越国的存在,对吴越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更为后来吴越地区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吴越国的独特生存之道,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它让我们看到了在乱世中,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德安   权臣   南唐   接棒   堂上   君主   政权   繁荣   智慧   稳定   少年   百姓   时代   历史   吴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