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王钰颖/文图
肢体障碍体验、视力障碍体验、听力障碍体验……10月23日,由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教育局主办,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承办的“融爱管城 点亮每颗星”融合教育社区宣导活动在新世界百货广场温暖启幕。市民们体验在肢体、视觉、听觉受限时的感受,体验特殊人群不一样的生活。

融合教育社区宣导活动启幕

肢体障碍体验

视力障碍体验

听力障碍体验
假如我是“TA”
“这也太难了!太难了!”在肢体障碍体验区,五里堡小学二年级学生李若菲在做精细动作体验时,不停地发出感慨。
在体验现场,李若菲第一个来模拟上肢受限的情况,她右手戴上厚重的手套,尝试完成串珠子的任务。在手套的“阻碍”下,她多次尝试想用右手捏起盒中的一粒珠子,一次、两次、三次……看着满盒的珠子,她却一个也捏不起来。
为了能完成这个任务,她像老师申请用左手捏起一粒珠子,再尝试用戴手套的右手去拿线,可是手套“阻断”了她所有的想法,桌子上这根长长的线明明就在眼前,却怎么也不能如愿来到手中。
李若菲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把线握在右手的手套里,很“吃力”的完成了串珠子的体验。
“为什么要戴上手套体验串珠子呢?”她问身边的老师。
“当你戴上手套再做精细动作时,就很不方便。这就是模拟在肢体的灵活性受到限制时,让你体验物理环境中的障碍。”老师说,“参与这个活动,你可以体验这类人群平时是怎么学习、怎么生活的。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的动作,但是,他们做起来就很不方便。”
在视力障碍体验区,市民孙先生和女儿一起参与到体验活动中。孙先生戴上眼罩,体验使用盲杖探索前进。还没迈开步子,他就紧紧抓住女儿的手,一遍遍叮嘱孩子:“你要给我指路呀!”
体验开始了,孙先生一点点向前移步,嘴里还不停地问女儿:“我该怎么走啊?”不足五米的体验路程,他走出一身汗。孙先生说:“自戴上眼罩开始,我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恐慌。因为对前方路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情是未知的,我只能借助女儿的眼睛帮我看路,借助她的嘴巴帮我指路,我自己对任何事都没有把握,这让我感到不知所措。”
“这个活动就是让参与者模拟视觉信息缺失或模糊的情况下,体验获取信息和环境导航的困难。”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孙先生表示,他会引导并教育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关爱特殊群体的孩子。

孩子们在长卷上创作

特殊孩子正在画自己喜欢的小哪吒
“TA”的未来也美好
长长的画卷前,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各自拿起彩笔一起创作。
王雅心是一名特殊儿童,她最喜欢画画,之前,也多次要求妈妈为自己报个画画班,妈妈担心她是一时热度没有答应。
“我担心给她报了班,她去一次两次就不去了。”雅心妈妈说,“今天,我陪她来参加这个活动,看她真的这么喜欢画画,而且还给身边的同学讲她的画,我决定回去就给她报个画画班。”
王延光是一名大学退休教师,正好看到这个活动,他现场为孩子们唱了首歌,并留下寄语,希望他们培养自信的胆量,也倡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雅心妈妈告诉记者,大家现在对特殊孩子的认可和接纳就是让他们生活的动力和自信的源泉。
“我的女儿真的很自信,而且她在家很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画画,什么时候做家务,她把每件事安排的井井有条。”雅心妈妈说,“孩子在管城区辅读学校上学,老师们对她的帮助很大。她在学校不仅学到一些基础文化知识,还能学到很多生活常识。现在,雅心完全能自己照顾自己,还能跟上现代化社会的步伐,会独立使用抖音、豆包等工具。”
同时,她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关爱这个特殊群体,多教他们学些技能,将来,他们也能凭借这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帮助他人。
“如果,我身边有像王雅心这样特殊的小朋友,我很愿意和他(她)交朋友,我希望自己能帮助他(她),哪怕是和他(她)一起做游戏,让他(她)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五里堡小学二年级学生龚佳颖说,“如果王雅心在我们学校上学,我愿意和她坐同桌,和她一起学习、画画。”

文艺演出

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在他们的作品前合影
为“TA”照亮前行的光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是为了让社会更多的去了解特殊孩子,更多的关爱到这些特殊儿童。”管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管城区辅读学校校长于红莉说,“经过这几年的融合教育的推动,管城区各学校已经形成了融合教育的氛围,但是,如果社会居民和家长们如果能更多的了解融合教育,更多支持、包容这些孩子进入普通环境里,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会是一个更好的氛围。”
经了解,此次融合教育社区宣导活动是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管城区2025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家校社联合举办宣传活动,提升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度与接纳度,为融合教育的广泛推广与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融合教育的温暖之光照亮每一颗“星星”的未来。
于红莉向记者介绍,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主要就是配合区教育局统领全区的融合教育的推进,包括各个学校融合教师的能力的培养、文化的宣传,还要帮助他们解决在实施融合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她说,我们不但有固定的巡回辅导工作模式,还有针对个性化的指导方向。
“两年前,管城区就被评为河南省首批融合教育示范区。”于红莉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全省甚至全国的融合教育工作推向更加普及化的程度。因为这些孩子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他们能在这个融合的社会中很好的生活,才是我们做融合教育的目的。”
记者手记 “TA”是我们身边的一员
“我喜欢小哪吒,我会唱《哪吒》主题曲,还会画哪吒……”采访时,一名特殊孩子拉着我的手要展示自己的作品。
她把我拉到长卷前,选了几支彩笔,坐在地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她画的真不错,哪吒头扎双髻、身穿红肚兜……在她的笔下,身形小巧的哪吒充满了力量感。
融合教育是教育公平优质价值观驱动下的教育理念和持续的变革实践,其核心思想是“每个学习者都至关重要,且同等重要”,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都有享有优质教育的权利。
融合教育并非仅仅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闪光点,都应当在平等且相互尊重的环境中共同学习、实现成长。推进融合教育,不仅是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更是社会文明与人文关怀的彰显。
最后,请允许我用这次活动中的倡议书做结尾。请您——
成为融合教育认同者,理解并接纳群体多样性;
成为融合行动参与者,以善意与行动支持特殊需求孩子;
成为融合文化传播者,在社区传递尊重、平等、共融价值观。
让我们携手,将理念化为行动,建设无隔有关怀的融合社区,让孩子们在阳光下自信成长!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