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中方警告,荷兰联合30国打算来硬的:加一块对中国施压才有力

荷兰最近陷入了一场棘手的局面,9月底,政府突然以“公司治理问题”为由,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采取强制措施,几乎同时,荷兰芯片巨头阿斯麦,因为中国出台新的稀土出口规定,而受到冲击。

官方说这两件事没有关联,但外界普遍认为背后离不开中美博弈的影响,一个是美国施压下的产业限制,一个是中国的资源反制,而荷兰就在两股力量之间被夹得进退两难。

荷兰现在的处境可以说非常尴尬,一边要配合美国对中国下狠手,一边又离不开中国的原材料供应,前后矛盾。

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以“公司治理有严重问题”为理由,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动了真格,直接出手干预。

这家公司早在2018年到2020年间就被中国的闻泰科技全资收购,算是彻底的中资企业,但就在今年6月,美国放出风声,说要扩大“实体清单”的制裁范围。

凡是被列入名单的企业,只要有超过一半的股份被中资持有,子公司也会被一并惩罚,更过分的是,美国还直接点名要求荷兰:如果安世半导体想要豁免,必须换掉中国籍CEO。

理由非常直接,“中国人当CEO不安全”,几个月后,荷兰政府就照着办了,9月30日,他们动用了史无前例的《商品供应法》,冻结了安世半导体的全球业务,还强行撤换了高管,连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的董事职位也被停掉。

新接手的,是由外籍人士主导、掌握决定权的企业法庭,看起来这套组合拳像是在治理公司,实际上,更像是按照美国的节奏,在清理“中资痕迹”。

但当荷兰在安世身上挥刀的时候,自己也被卡住了命门,阿斯麦,这个荷兰最自豪的高科技企业,因为中国的稀土出口新规陷入了危机。

阿斯麦的顶级EUV光刻机里,有关键零部件要用到稀土永磁材料,而这些材料,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去年他们从中国进口了两百多吨,阿斯麦也想过“去依赖”,做过替代实验,结果却惨不忍睹,替代部件的良品率,仅有可怜的32%,根本无法支撑量产。

如今中国推出的新规,不仅限制出口,还要求含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即便在国外加工,最终出口也要经过中方批准。

这彻底堵住了所有“绕道走”的办法,阿斯麦内部估算,库存顶多能撑三个月,压力巨大,荷兰一边帮美国遏制中国,一边又被中国握着稀土咽喉,可谓进退两难。

面对中国的供应链反制,荷兰想拉起一支“复仇者联盟”,他们联合欧盟及G7等国,他们拉上欧盟、G7以及其他伙伴国,一共三十多个国家,想一起逼中国退让。

欧盟的高官说得很硬,宣称不排除“借鉴美国对华采取强硬举措”的可能性,可这所谓的“统一战线”,更像是一盘散沙,听上去他们很团结,实际上各国心思不同,立场也不一致。

比如丹麦的态度就很矛盾,一方面呼吁欧盟要展示实力,另一方面又强调最好不要打贸易战,应该跟中国坐下来谈。

到了关键时刻,这种摇摆就说明联盟其实并不稳,等真正要落地时,大家都开始顾自己的利益。德国和法国的表现最明显。

德国的汽车厂商首当其冲受影响,像宝马这种企业的电机生产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一旦断供,整个生产线都要停,牵连的是上万工人的饭碗。

另一边,法国的反应更直接,已经悄悄筹备代表团访华,打算绕过欧盟框架,单独和中国谈稀土供应,毕竟欧盟将近98%的稀土都从中国进口,谁能先稳住供货,谁就能在未来占上风。

甚至美国自己,也没多少底气,特朗普时期他们曾放话要对华加征高关税,结果股市暴跌,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放软。

美国自己的稀土产业链不完整,成本高,政府动辄停摆,根本没能力彻底摆脱中国,所谓“31国联盟”,听起来气势汹汹,其实各国都在打小算盘。

嘴上说要对抗中国,但一旦涉及自己产业的命根子,没人真敢跟中国硬碰硬,荷兰更是两头为难,既不能得罪美国,也离不开中国,注定骑虎难下。

这场围绕荷兰展开的拉锯战,从更深层看,这场风波早已不只是企业纠纷或贸易摩擦,而是中美围绕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主导权的一场较量。

美国的逻辑是“所有权控制”,通过限制持股比例、撤换高管这些手段,从上而下精准切断技术流向。

比如要求更换中国籍CEO、扩大实体清单等,核心目标都是控制企业管理权,让关键技术脱离中国。

而中国的做法是“源头管控”,用资源和规则反制,稀土新规的关键点在于追溯源头,不管产品在哪加工,只要用到中国稀土,就得经过中国批准。

这种制度设计相当巧妙,把美国那套“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搬到了资源领域,从下而上地影响整个供应链。

更重要的是,中国之所以敢这么干,是因为有真本事支撑,几十年来,中国在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上投入巨大,如今掌握了全球70%以上的专利。

技术壁垒实打实,别人想模仿也模仿不了,澳大利亚就试过自建稀土厂,但没有中国工程师帮忙根本搞不定,产品纯度不达标,成本还贵三倍。

欧盟的“稀土马歇尔计划”同样困难重重,仅一个项目的环境评估就得拖上三年,这意味着,中国手里的牌,不只是资源,还有技术。

正是这种无法替代的实力,让中国的新规具备了真正的影响力,它告诉世界,谁掌握技术和资源,谁就能定规则。

荷兰只是被卷进这场权力游戏的小国,它的挣扎和矛盾,正说明全球科技竞争的规则已经彻底变了。

荷兰的处境其实反映了一个更大的现实:全球化的规则正在变。国家之间的较量,已经不只是拼产品、拼市场,而是比谁能掌握关键技术、重要资源和供应链控制权。

现在的世界里,经济和安全已经绑在一起,一个国家要想稳得住,不只是要有军事实力,更要在全球产业链里有自己的位置,有话语权,否则,再强的盟友也帮不了太多。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科技   荷兰   中方   中国   稀土   美国   欧盟   中资   反制   永磁   半导体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